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科学大咖来了!”昨天开讲,孩子们乐翻天——院士爷爷带我们遨游科学乐园
时间:2014-10-08    栏目:传媒视角

文/本报记者谢小芳 图/本报记者钟启钢

沙国河院士

同学们亲手尝试怎么也拽不开的马德堡半球。

以“童心”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

看不见的激光瞬间点燃前方的木板;脚踩绝缘垫,手摸大金属球,头发渐渐在空气中一丝丝飘起来;两块有机玻璃,被用针筒抽掉中间的空气后,四个人合力也拉不开;捏一下刹车阀,自行车就会停下来,运动鞋穿一段时间后,鞋底磨薄了一层,这是怎么回事?听“蜘蛛侠”怎么说……昨天上午,大连格致新校的同学们品尝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本报联合举办的“科学大咖来了”的首场科学盛宴。登台的既有头发花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爷爷,也有年轻有为的博士生大哥哥吕广。

“激光与太阳光有什么不同?”“当今,激光的最大应用是什么?”“加油!加油!哎呦,你们的力气不行,这回上两个男生。”“我们中国人是很聪明的,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也能获得诺贝尔奖。”给孩子们讲科普,沙老有自己的独特办法,那就是亲自设计实验,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果然,每一次提问,每一次体验邀请,都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二氧化碳激光器、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马德堡半球,这些听起来很高深的科学仪器,在沙老的手中,变成了一个个有意思的玩具,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讲台上,已80岁高龄的沙国河院士没有浪费一分钟,一丝不苟地演示科学实验,热情地给孩子们加油,让孩子们看到了科学家的严谨,也感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平易近人。

沙国河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就是这样一位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如今经常走到孩子们中间,积极投身中小学生的科普工作。他在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设立了我国第一个院士工作站,还是我国首位担当科普大篷车义务讲解员的院士科学家。“今天只做了3个试验,我在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里有20多件设备,每周二周四都对孩子们开放参观,暑期也有活动。”

沙国河说:“光是在黑板上画一画,这些孩子们是不太容易听得懂的,而且他们也不会有兴趣。不单要演示给他们看,而且要让他自己动手来做,自己动手以后,印象很深,而且也会产生兴趣。现在的教育太重视书本知识,缺少动手能力的培养。很多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应付考试。”

沙国河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对科学就很感兴趣,五六年级的时候就自己动手做收音机。正是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让他这么多年一直坚守在科学研究的一线。“搞科学研究,如果你对它没有发自内心的热爱,那将是一件非常苦的事。如果没有热爱,在科研领域也很难有大建树,而这种科学兴趣的培养必须要从娃娃抓起。”

年轻科研工作者登场 身边处处有科学

紧随沙国河院士的报告后,大连化物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的博士生吕广也登上了讲台,给孩子们带来了主题为《摩擦与润滑》的科普报告。相比沙国河院士的科学实验,他的报告有着自己的时代特色。他的PPT演示中,讲述摩擦与润滑原理的是“蜘蛛侠”,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提问和互动,将孩子的目光紧紧吸引住。

吕广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烃分子的加氢转化及其反应机理,之所以选择摩擦这个话题,吕广说:“我是想让大家知道,不要因为身边的一些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就不去思考,其实身边处处有科学。”吕广是第一次登台给孩子们做科普,为了让报告更适合孩子,PPT的内容经过多次修改,不算自己排练,光在化物所内就试讲了两次。

吕广说,看到现在的孩子,他是很羡慕的。“小时候虽然有很多的好奇,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亲自体验和尝试。”在吕广看来,科普并不是要把科学原理讲明白,而是让孩子们从中寻找更多的不知道,然后自己去寻找答案。

报告一改再改 只为更适合孩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团委书记关佳宁说,沙院士对这次科普巡讲走进中小学系列报告活动非常支持,对组织人员一再叮嘱,一定要搞得有意思,能够提高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如果弄得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反而会起到不好的副作用。“这次选取的10场报告的标准就是适合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内容主要选取一些能产生启蒙、启发作用的,能引起兴趣的,并具有普及意义的,有趣的、身边的、热点的、前沿的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

关佳宁说,科普作品提交时,就开始进行多次的修改,定稿后,在评审环节,化物所的领导、院士、专家针对每一个作品都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开始前,各位报告人就在化物所内进行了多次试讲,一是要考察报告人的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对能力。

格致新校小学部校长于日宝说,科学家走进学校,走进同学中间,近距离地与孩子互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就在身边,并没有那么神秘;科学家就在身边,并不是那么高高在上,高不可攀。

■短评

让孩子在体验中对科学怦然心动

谢小芳

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范德格拉夫静电起电机、马德堡半球……昨天沙国河院士科普讲座现场实验使用的这些仪器,原理很复杂,对于众多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不懂。但是,他们亲手尝试了看不见的激光瞬间点燃木块,亲眼目睹了“怒发冲冠”,还有那怎么拽也拽不开的马德堡半球。台上,头发花白的科学家告诉你,这不是障眼法,不是魔术,这是科学,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多神奇的事啊!这种好奇、惊讶,就是科学的种子,给予适应的土壤、阳光和水,就会生根发芽,在孩子们小小的心中,酝酿出科学的精神。

看着老院士站在台上耐心地给孩子们演示,记者联想到去年6月20日的航天员太空授课。太空质量测量、太空单摆运动、陀螺运动……航天员在太空讲解的这些知识,书上可以读到,换一个人在地球上的课堂上也能讲。那我们为什么要花这样大的精力来做这样一件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因为重要,因为必须。当前,内容陈旧、方式呆板的科普宣传吸引不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只有更生动、更新奇、更有趣一些,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产生怦然心动的感觉,才能激发科学兴趣。所以,科学家进课堂、航天员在太空授课,有着超越现实的意义。

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与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素养密切相关。有一首老歌《我的志愿》,其中有句歌词:“六年级的时候,老师也曾问我,你长大后要做什么?爱迪生的故事,最让我佩服,我长大要做科学家。”问如今的孩子们的理想,更多的答案恐怕就是要成为领导、明星和商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科普要从娃娃抓起的紧迫意识,也期待以沙国河院士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当仁不让,俯下身子,在懵懂的孩童中播撒科学种子的奉献精神能够形成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入进来,主动进行更多的科普,让更多的孩子对科学有兴趣、有梦想。让崇尚科学、追求理性成为一种国民精神。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