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把握机遇 畅享“一三五”创新“红利”
时间:2014-03-10    栏目:传媒视角

记者杨琪

1月10日,在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前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

加上这项荣誉,在过去6年中,大连化物所共荣获12项国家大奖,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24项。

耕耘与收获比肩、欣喜与辛劳共存。大连化物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如此感慨。

“大连化物所各项事业稳扎稳打,迸发出新活力。”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大连化物所的科研工作者将一朵朵科技小花撷取,带着露珠和嫩叶,编织出一顶夺目的科技成果花环献给公众。而集全所之力推进的“一三五”战略规划则是这个花环的“筋与骨”。大连化物所抓住机遇,正在畅享“一三五”创新带来的各项“红利”。

协力稳前进,成果颇丰硕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提出“四个率先”,为中科院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去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攻坚克难的重要一年,更是“创新2020”迈入重点跨越新阶段的关键之年。

这一年的征程始于大连化物所60余年之积累,创新的步伐越来越扎实。

前不久,20余位国际知名科学家赴大连化物所进行“一三五”战略现场诊断评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为国内一流的研究所之一,大连化物所在科学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两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

行得稳健方能致远,不断前进才能收获。这样的行事风格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大连化物所。

历经锤炼,该所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所,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具有不俗表现。“集全所之力,我们稳步推进‘一三五’战略,并始终保持上升态势。”张涛说。

因此,大连化物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齐结硕果,各领域百花齐放。

在基础研究方面,分子反应动力学、纳米及单原子催化、生物分析、太阳能利用、节能减排等领域研究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在应用研究方面,全球首套以外购甲醇为原料的甲醇制烯烃商业化装置投产运行;全球最大规模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示范工程成功并网并通过竣工验收;汽油固定床超深度催化吸附脱硫组合技术通过成果鉴定;化学激光取得新的突破;燃料电池在芦山地震抢险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航天催化在无毒领域取得新进展。

这一系列成果中,也凸显了基础与应用进一步交叉融合的新亮点。

2013年,态—态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燃料电池高效电催化剂应用基础研究分别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级孔共结晶分子筛催化剂研发及在清洁油品生产技术中的应用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三五”战略规划的科研方向,是经该研究所上下反复讨论不断凝练而得出的,大连化物所对于未来的发展路径看得愈发清晰。

目前,大连化物所“三个重大突破”与“五个重点培育”之间已呈现接续调整之势,“五”中已有一个项目晋级为“三”,一批更具前瞻性的创新项目进入“五”之列。

“‘一三五’战略规划布局将带动研究所学科建设的发展,2014年,学科建设力度将会更大。”张涛表示。该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以能源领域研究为主导,同时将着力对生物技术、资源环境、先进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行布局。

开启“高速路上远光灯”,创出新机制

就在2014年将至之际,大连化物所的三位年轻博士后申请到了首批“大连化物所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

他们在博士后工作站期间,年薪总额将达20万元左右,这与国际知名院所的博士后年薪水平相当。

该项优秀博士后奖励基金来自大连化物所总投资为1亿元的“甲醇转化与煤代油新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金”。

甲醇制烯烃(简称DMTO)技术是大连化物所的优势项目之一,其在国际上保持领先地位。该基金将促进煤代油新技术创新,及研究所相关优势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融合。

大连化物所的意图非常明确:鼓励科研人员带着国家任务将基础研究做透彻。一家研究所以应用研究的产业回报为资源,设立如此大手笔的科研基金鼓励科研探索,基金为引导杠杆,这在国内较为鲜见,成为鼓励基础与应用研究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一种创新手段。

一直以来,立足国家重大需求、以任务带学科以及大团队作战,是大连化物所60多年的一贯坚持。

新时期的实践促使大连化物所摸索出创新之举:探索组群组织形式,不再按传统的学科设立,而是按照大型科技项目的特点和发展进程,根据承担的不同任务在不同节点进行设立。

2009年,以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领导的研究组为基础,组建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并成为该所设立的首个B类组群。

按照大连化物所的科研组织架构设置,组群中的人员调配、学科方向、经费申请、仪器设备都由研究室统一协调,组群内各研究组可以更加专心地完成好自己在大项目中的科研任务。

“这样做的好处是,组群各个方面既能均衡发展,如遇大项目,各小组配合默契,齐心协力做大事。”刘中民说道。目前,研究所内组群建设的热情不断上升。

高速行车,远光灯必不可少,既可扩大视野,又能提高视线,视野更佳,才能看得更远。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正如同远光灯映出的宽阔空间,让科研团队在创新的道路上放开手脚,大胆探索。

奏响不停顿的人才乐章

“大连化物所经历六十余载年风雨,六十余载拼搏,从一支相对弱小的队伍,成长为能够面对激烈国际竞争挑战、勇于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一支劲旅。”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前主任、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存浩曾这样感慨道。

创新创业,以人为本。大连化物所的人才劲旅不仅关乎现在,更关乎未来。因此,人才队伍建设如同一部不可停顿的交响乐章,抢抓凝聚机遇,重点突出,建设梯队;从点滴做起,培育实现“创新2020”战略规划所需人才。

绞尽脑汁组建人才梯队

“如今,大连化物所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勃勃生机。”该所副所长王华说。而曾经有段时间,王华为人才队伍建设还略有担心。

一方面,研究所年富力强的“50后”科学家们已成为中流砥柱,如李灿院士、包信和院士、杨学明院士、张涛院士以及刘中民研究员等,他们已颇有建树,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知名度。

另一方面,在一段时间内,研究所的青年人才获得杰出青年基金人数却有所下降,这使得研究所人才梯队年龄段略有稀松之感。将来一旦前面的“大树”退休,而后边的“小树”尚不够茁壮该如何是好?

近年来,大连化物所在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指导下,以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和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建为契机,紧锣密鼓地开展人才发展战略工作:营造有利于重视人才的文化环境、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环境以及营造有利于人才工作的保障环境。

例如,通过多种渠道为青年科技骨干成长成才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不断拓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通道,培养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大连化物所采取设立创新特区组,组建研究组集群,聘任研究组副组长、项目骨干等多种形式,遴选青年科技骨干,目前已聘任了110名青年科技骨干,壮大了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规模。

一系列措施不断推进,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效果显著。如2013年,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中民研究员被评为CCTV2013年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杨学明院士入选第一批“万人计划”。

另外,该所有3支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杨启华、赵宗保获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张丽华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站博士后首次突破100名。

浑身解数挖掘优质生源

2013年12月30日,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带队赴浙江大学,向获得2013年度“大连化物所奖学金”的浙大学生颁奖。

杨学明说,为了加大研究所招生宣传力度,吸引重点高校优秀学子踊跃报考大连化物所研究生,该所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浙大一行仅是其中点滴。

目前,大连化物所积极与国内部分重点大学建立联系,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与大连理工大学等14所高校的21个学院设立奖学金。

此外,高校优秀本科生赴该所参加夏令营活动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零距离地与大连化物所接触后,不少学子对大连化物所产生了向往和追求的愿望。

大连化物所将优质学生吸引进来,更是培育注重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毕业生。

例如,该所对研究生进行创新培育,注重研究生基础课程培养,邀请院士、知名学者及化工领域国际顶级科学家开设前沿科学专业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英语能力。

同时,该所推进科教结合,探索与高校联合培养学生的工作思路。从2013年起,大连化物所拟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招收“张大煜化学菁英班”和“王大珩物理科学班”,不断探索科教结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

同时,研究所不断加强与国外大学的教育合作,以拓宽研究生视野,近年来,大连化物所每年会有约40名学生被派往国外开展此类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

另外,为了形成激励机制,合作伙伴设立奖学金资助。如延长集团在该所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对科研成绩突出的研究生予以鼓励。

“软硬”两手抓

向着“创新2020”目标前进,大连化物所一手抓创新文化建设,激发正能量,一手抓基础建设,快速推进长兴岛园区建设。

让创新文化迸发正能量

创新文化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但她的作用却不可估量: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成为一个团队竞争力的主心骨。

也正是如此,“创新文化建设作为研究所重要的发展战略,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大连化物所副所长王华说。

自1999年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大连化物所便不断凝练创新文化: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这十六字箴言成为一代代大连化物所人的品格写真;大连化物所做事情追求完美,这十六字印证的正是这支劲旅的“精气神”。

“大连化物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团队作战。”王华说。有的应用研究团队达上百人如DMTO团队,有的基础研究团队也有五六十人,如分子动力反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有了“精气神”的支撑,大团队协调统一,能打硬仗也敢打硬仗,不仅培养出一大批高端人才,还涌现出多位大科学家。目前,该所在所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达14位。

基于对创新文化的深入理解,大连化物所已凝练出“爱国奉献、创新为民;锐意创新、敢打硬仗;学科集成、协力攻坚;严谨治学、三老四严”的研究所核心价值体系内涵。

历经60多年发展,大连化物所一直提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把二者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坚持两个面向,坚持两手抓,有效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与相互促进。这与国家、中国科学院提出的要求高度吻合。

“我们积极倡导在相互欣赏中实现不同学科交叉,在学科交叉中促进创新,并努力在协同创新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交融,促进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共赢。”王华说。

这一工作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研究所逐步形成了各学科相互欣赏、包容兼蓄、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为科学家打造“航母”利器

辽宁省大连市的长兴岛是长江以北第一大岛,素有“海上明珠”的美誉,这里的造船业、酿造业颇有名气。除此之外,长兴岛的名片正在增添一个更具活力的因素:大连化物所长兴岛园区。

“2014年,长兴岛建设将是大连化物所的一项重要工作。”该所副所长冯埃生说。

目前,大连化物所原有园区已被居民楼重重围住,因此,一些大型试验已不适合在原有园区开展,这促使长兴岛第二基地加快建设步伐。

大连化物所将在长兴岛陆续投资20亿元,建设总面积约1200亩的“长兴岛产学研基地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石油化工和环境科学两个应用科学研发区、研究生教育培训基地和会议中心等构成的综合功能区、中试孵化和产业化区以及生活配套区。

随着“一三五”战略规划的推进,长兴岛园区加快建设步伐,目前,能源基础楼、09实验楼投入使用,催化剂放大平台、10号实验楼等即将投入使用,能源化学实验楼等开工在即,为科研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该园区还将建设激光试验平台、航天试验平台、催化剂实验平台,仅催化剂实验平台就拥有7座建筑。

冯埃生表示,园区还将建设一条百吨级实验生产线,将实验室走向工厂的最后一段路打通。

在科技研发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学家不仅需要“飞机、大炮、导弹”般的利器,更需要一座强大无比的“航空母舰”。

长兴岛园区正是大连化物所为科学家打造的“航母”,提供“战略”与“战术”武器。岛上不少设施均系大连化物所科研人员原创,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科研平台。

招才纳贤的大连化物所已拥有一批一流的科学家,利用长兴岛独一无二的科研平台,这支队伍终将在世界最前沿科技领域中作出好成绩。

“内外兼修” 打造实力名片

院地合作:再上新台阶

“以骨干企业为牵引的合作战略,强化与重点区域的科技合作,同时增进加强产业技术交流和平台建设,大连化物所在院地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果。”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将院地合作的特点浓缩为以上几点。

近5年来,大连化物所实现包括甲醇制烯烃(DMTO)在内的应用成果规模工业转化50余项;申请专利1660件,获得授权689件,转移转化207件。

经多年不懈努力,大连化物所院地合作获多项荣誉:先后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获得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并在十年内九次获得中科院院地合作先进集体奖一等奖。

近年来,大连化物所不断深化、拓展与中石油、神华集团、中海油、中煤集团、延长石油、渤化集团及新疆天业等大型骨干企业间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创新生长点,并着力推动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该所还着重加强在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中西部地区及新疆等经济发达和资源富集地区的科技合作,所领导多次带队参加区域科技成果推介和政企回访对接活动。

作为研究所“十二五”及“创新2020”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大连化物所积极实践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试点建设工作。

区域中心作为院地合作的触角和抓手日益发挥积极重要作用,大连化物所先后组织参与地方政府企业交流200余次,推动研究所科技成果与相关产业技术需求匹配,引导优势研发团队参与产业技术平台共建,积极争取区域政策、资源支持,有力推动研究所在长三角区域的院地合作及成果转化工作。未来该所还将积极布局国内其他地区乃至国际的技术转移中心。

国际合作:打造有影响力品牌

2013年,大连化物所国际合作又开新花:“DICP-SABIC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成立;为推动金催化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该所成立国内第一个金催化研究中心,并聘任该领域顶级科学家春田正毅为中心主任。

此外,还有法国科学研究中心、德国马普协会、英国石油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相继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立了相关领域的联合实验室。

“国际合作源源不断,一方面是基于我们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大连化物所的应用与应用基础研究实力早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该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表示。

目前,该所及所内科研人员在65个国际机构中任职分别担当理事、大会主席、分会主席、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主编和地区编委等职务。

大连化物所已经与世界32个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关系。大连化物所发起成立的亚太催化协会在2004年13届国际催化大会上正式成立。

大连化物所设立每年50万元的国际合作交流专项基金,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来所进行为期1~3个月的短期工作或学术交流。

2006 年,大连化物所继续设立每年100万元的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学论坛专项基金,已成功资助举办了34场大连化物所论坛,在催化、分子反应动力学、生物等诸多学术领域得到国际专家、学者认可,扩大了该所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并初步成为一个国际会议品牌。

近5年来,大连化物所成功举办了“21世纪催化科学与技术前沿国际学术会议”暨“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会议”等多个高水平学术会议,目前正在积极筹办“第十六届国际催化大会”。

知识产权:为科技创新护航

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大连化物所一直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是国家首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单位、专利工作先进单位、专利系统先进单位、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单位等,并先后获得十二项国家级技术发明奖、两项专利金奖、六项专利优秀奖以及省部级发明奖40多项。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该所结合实际发展需要,在重点学科、关键领域加强部署,形成引领技术发展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刘中民说:“多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完善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有效途径。”该所在知识产权机制、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措施。

大连化物所逐步培养出一批通晓专业技术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一线科研骨干成为中科院知识产权专员。截至2013年底,该所已经拥有12名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在中科院实体研究所中名列前茅;去年,大连化物所的知识产权专员团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该所的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一直稳居中科院研究所的前列。2013年,大连化物所专利申请再创新高:全年共申请专利924件(PCT及国外申请达98件),授权246件。大连化物所坚持原始创新,确保专利技术持续领先。2010年采用专利分级管理制度,着重提高专利申请质量,打造高质量核心专利。近5年来,大连化物所已累计实现专利技术转移、转化200多项。

经过从数量到质量,从质量到效益增量的过程,大连化物所将知识产权工作融入整个科研工作全过程,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关注已成为每个科研人员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打造核心专利、推进实施转化等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已初步形成。

未来,该所将打造更多重要的核心专利,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同时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队伍,在国际竞争中拥有并维护更多的知识产权,并提高应对知识产权诉讼和维权的能力,为跻身于世界一流的研究所目标而不断努力。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