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只争朝夕为创新
时间:2013-10-29    栏目:传媒视角

本报记者 杨琪 通讯员 关佳宁

刘中民

“我们经常说,生要逢时。我们正是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因此,我们要抓紧时间研发出技术。如果再等20年,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完成,就该轮到我们自己转型了。”

说完这席话,刘中民发出爽朗的笑声。作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副所长、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以下简称研究部)主任,他与团队奋斗二十余年,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创新成果书写在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中。

现在,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中西部地区煤经甲醇制烯烃;东南沿海地区依托海外天然气生产甲醇,进行甲醇制烯烃深加工。

为了支持这支团队不断创新,使DMTO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大连化物所探索组群组织形式,将研究组变为研究室,发挥团队协同作战优势。

“形成天然合作关系”

“建立组群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刘中民说。2009年6月,大连化物所也以新的组群形式,成立了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由刘中民兼研究室主任,下设7个研究组和1个办公室。

这7个小组在DMTO研发链条上紧紧相扣。每一个小组犹如一颗珍珠,单独拎出光芒未必耀眼,研发创新性未必凸显,“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是实现DMTO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必不可少的。”刘中民说,将它们连成一串,光芒四射。

“在实践中,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沟通,组群取得了良好效果。”他说。比如,一些基础研究课题并不一定是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提出的,往往是由应用技术一方发现实际问题,并反馈到基础研究小组。

例如,曾有应用研究人员找到研究催化机理的第一小组说,他们遇到一个难题:在工业开工阶段,就出现了催化剂失活现象。工厂人员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尚未使用的催化剂就失去了活性?

科研人员通过模拟工业商开工过程,研究催化剂的内部变化,发现在催化剂内部的孔道结构中已生成了一些使催化剂容易失活的物质。如果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很难从催化剂的外表看出端倪。

应用的难题解决了,同时对基础研究而言,也获得了新突破。“我们是带着问题去做基础研究的,只要研究成果做出来,会立刻反映在应用上,应用水平也随之提高。”刘中民说。

“给他们机会出来试试”

要使一件大事做成功,就必须拥有一支劲旅。这支劲旅要能在科研中不断自主创新,保持世界领先优势,这支劲旅还要能与国内产业界顺利对接,推动DMTO产业的不断壮大。

那么,如果用以前的管理机制可以留住人才并让他们迅速发展吗?研究员在考核体系中又如何能站住脚?

对此,研究室非常明确:打造自由宽松的环境和高效务实的制度,使人才更加迅速地成长。

最近这段时间,研究室建立了组长联席会。其实,这已不是简单的例行会议,而是被确立为一套制度,起着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当研究室做重大决策时,联席会议就开始发挥作用。

比如在联席会议上,研究组长提议购买大型实验仪器,联席会议通过科学评估,只要认为是科研需要的,研究室二话不说就支持科研人员购置。

7位组长是联席会的参与者,而刘中民却开始考虑轮流由各小组组长主持联席会。

“我十分担心权力过分集中,有些事情不一定必须让室主任一个人着急。”刘中民笑道,“有的人早晚会成为室主任,现在给他们机会先试试嘛。”

通过这些制度建设和实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大家互相商量,“学术上谁有对错?必须广泛地采取各种意见,学术权威也未必永远都对,可能只是某一个点比别人高明。”刘中民说。

“我们不刻意区分哪些是引进来的人才,哪些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在研究室这个大平台上,大家同台竞技,要有贡献、要有潜力。”刘中民说。研究室有自己的人才培养心得。

刚毕业的博士生进入研究室,可以进行探索项目的研究,尽管对于探索项目研究室也寄予希望,但是允许他们失败;对于大课题,研究室互相搭配人员,做基础研究的年轻人在适当时机会被调到应用组,促进不同研究领域人才的互相配合。

“我们既兼顾专才培养,也可能推出一些全才。”刘中民信心十足。

他说:“我们是一个尚在建设中的研究室,位置还是有的,我们做的事情也很大,所以大家都有机会。在这一平台上,不同专业和背景的人才都会得到不同的机会,每个机会对个人而言都应该是最好的。”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