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刘中民18年创新不辍实现“煤代油”
时间:2013-08-15    栏目:传媒视角

记者 杨丽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连化物所历经30年努力,研究出世界领先的煤经甲醇制烯烃技术,最终叩开“煤代油”产业化大门。这个团队的领头人,正是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

甲醇制烯烃技术,很多国家的能源公司、科研机构曾无数次尝试,大都无果而终,最后国际上仅两三家企业坚持。 1995年,年仅31岁的刘中民被委以“煤代油”研究组组长重任。他带领研究组克服困难,在前期科研人员成果基础上,终于打通“煤代油”关键环节,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

为加速把DMTO技术成果从实验室搬到工厂,2006年,刘中民作为技术负责人,完成了世界上首次DMTO技术工业性试验,装置规模和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07年,大连化物所同神华集团签订60万吨/年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许可合同,这也是世界首套煤制烯烃技术许可合同;2010年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工业化装置在包头一次开车成功并稳定运行,实现了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拥有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工业装置的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 2010年5月,刘中民带领团队研发成功新一代甲醇制烯烃技术(DM-TO-II)并完成工业性试验,进一步提升了甲醇制烯烃过程的经济性,使中国DMTO技术和产业化水平在国际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刘中民团队研发的DMTO技术已签订技术许可合同20项,总规模达到1100多万吨/年烯烃,可拉动投资2500亿元。项目投产后,将形成一个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刘中民告诉记者,他们的实验室正在加紧进行第三代DMTO技术开发,以持续创新巩固中国在煤基烯烃技术层面的领先地位。未来,他们将用新技术支持煤化工产业发展同时,同步改造传统石油化工产业,推动我国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产业协调发展。

记者手记

自主创新需要顶尖人才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迫切需要新技术的支撑。一些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没有人会给你,只能依靠自主创新。

作为科研“国家队”的成员,刘中民带领团队将研究方向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多年创新不辍,终于打通国家“煤代油”战略的技术瓶颈,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推动辽宁全面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领军人才和科技前锋。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