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洞悉代谢奥秘的人——他致力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时间:2012-07-02    栏目:传媒视角

人物简介

许国旺

许国旺,1963年生,浙江嵊县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现为代谢组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质谱学会理事。国际高效液相色谱会议科学委员会常务委员,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4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4件(其中20项已授权)。

■文/本报记者 张成才 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身体多项指标异常的典型的亚健康人群中的一员,我在去采访许老师的路上就打定了借此机会“谋私”的念头——许国旺在代谢组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对人类癌症、糖尿病、肝病等重大疾病的认知、预防和治疗,都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许老师个子很高,精神极好,一口略带吴侬口音的普通话,给人极其温和之感。当笔者借“代谢组学”并以自身健康话题做试探性咨询时,许老师笑了——在色谱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涉及石油、环境、轻工等领域分析化学的许老师,竟将研究方向投向了生命科学领域,事出偶然,亦属必然。许老师说,他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做这项事业的。

谈及代谢组学,许老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这个外行做了解释,简单说来就是通过生命体系内各种代谢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含量的变化来研究生物体功能及其状态的科学。1995年,许老师获马普基金资助前往德国图宾根大学医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开始涉足生命科学领域内的分析化学研究。在与国外同行的合作研究中,他们发现肿瘤患者尿液中常会出现核酸代谢物的异常排放,但具体到某一代谢物时,这种排放并无明显规律可循。1997年回国后,他并未放弃对相关研究的思索,开始将模式识别和多变量分析等方法用于相关数据的处理,结果发现上述异常排放的代谢物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防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用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疗效评估。

自从发现了核酸代谢物与肿瘤之间的关系后,许老师开始将代谢组学应用到其他类型疾病的研究中。在他看来,生物体系的复杂性是客观存在的,对复杂体系的理解必须要依靠多指标的联合应用。代谢物在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上具有独特优势,代谢组学技术恰是代谢物研究的强势所在。

糖尿病被称为“繁荣时代的瘟疫”,许老师课题组目前正在与德国科学家合作,探讨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代谢组学监测减少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性。我戏称他是“不在医院工作的检验医师”,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医院内常用的检验指标往往针对特定疾病状态,许多尚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就诊者用传统的临床检验指标衡量往往可划归正常人群范围,即使那些诊断明确的患者,采用程式化的治疗和干预措施尽管可以使大多数患者收到疗效,但也会导致一些病例诊疗的失败。而我们现在关注的不仅是如何利用代谢组学指标将那些“即将步入患者群体”的个体及早筛选出来,而且还希望利用个体的代谢特征选择个性化的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使医生能对“症”下药。

随着各项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国内外的合作者也纷至沓来,课题组与国内外多家著名研究机构、医院和国际组织间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研究视角已触及疾病分子分型和标志物发现、药物的作用疗效和机理、转基因作物实质等同性、食品安全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许老师正在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肝癌发生发展的代谢特征和个体化用药研究”课题,希望经过课题组数年的努力,不仅能实现一滴血早期诊断肝癌,而且比传统的临床诊断指标更为灵敏和准确,为降低我国肝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做出贡献。看着助手和学生在等着与许老师讨论,我只能尽早结束此次采访,走出实验室,我对现代科学家有了新的认识。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