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活跃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科学前沿——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学明
时间:2012-01-17    栏目:传媒视角

记者 郝晓明 人物档案 杨学明,1962年生于浙江省德清县,1978年考入浙江师范学院物理系,1986年进入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化学系学习,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分子光谱和化学动力学领域的实验研究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利用自行研制的科学仪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过渡态结构和动力学,首次测量出F+H2反应的转动量子态分辨的微分截面,从理论上解释了该反应中的共振现象;在H+D2反应中首次观测到势垒型量子过渡态结构,并给出了清晰的物理图像,澄清了势垒型过渡态与共振态之间本质上的差别。他领导的团队还对大气光化学及表面光化学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化学反应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成果在未来大气化学、能源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杨学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总是面带笑容,敦厚地回答所有的问题,语气儒雅。

他给人的另一个印象是简单年轻,套头衫、牛仔裤、登山鞋,穿着和比他年轻20多岁的学生差不了多少;走在学生中间,除了那头灰白色的短发,语气声调、神情动作和学生们没有区别。

2011年12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无论从哪个方面评定,49岁的杨学明当选都是实至名归。

回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0年多以来,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活跃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前沿,在分子反应动力学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要学术成果,在世界权威学术刊物《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有关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论文。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分子反应的量子动力学和非绝热动力学研究方向解决了一些著名的科学难题,推动了本领域的发展,带动中国化学动力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科学理论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它的确切性。一般来说,科学家们或者以理论著称,或者以实验见长。杨学明兼备两者素质。在理论上,他精准把握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在实验上,他能设计出先进仪器。

在杨学明的实验室,有台一人多高、插满管线的不锈钢罐状装置,是他带领团队自行研制成功的交叉分子束——氢原子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装置。正是借助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仪器,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达到国际上有分子束技术以来的最好水平。杨学明亲自设计仪器的技术图纸,到工厂车间和工人们一起讨论,制作仪器的每一个细节他都十分关注。他说:“科学仪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起码在我们这个领域,我还没有发现哪个重要成果是用现成的仪器获得的。你能做出别人没有的仪器,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得到别人得不到的结果。”在1多年科研生涯中,杨学明已经设计制造出7台大型国际一流实验装置。

谈起科学成就,杨学明会提到他各个时期的老师,比如高中时的化学老师陈月鸣引导他喜欢上了化学;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读硕士时,是张存浩和朱清时老师的启蒙使他对科学研究有了第一认识并真正产生了兴趣;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时,导师阿力克教授让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做研究的乐趣,以及解决科学问题后的感动,尤其是意识到了科学不只是一种数据的累积,数据及理论后面的科学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他的博士后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李远哲教授,更是身教言传,使他对科学前沿探索更有信心。

“从李远哲教授身上,我学会了从事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树立了冲击科学前沿问题的信心。”杨学明说,“10几年前,在伯克利分校跟随李教授做博士后,实验室中,几乎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是他领导研制的。他对我说:‘我建议你应该首先跟着工程师们,好好学一学怎么样设计仪器。’这是我科研人生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一个建议。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跟着实验室的工程人员,在计算机上做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套复杂仪器的设计图纸。这是我迈向今天的最重要一步。”

杨学明喜欢研究学问。他说:“科学上的发明、发现和创造都缘于对世界、对科学的纯粹兴趣、对事物背后真理的探寻,所以对我来说,最好的工作就是整天在实验室里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

但是,杨学明不是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的学究,他身上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忧患意识时常会在他的谈吐中流露。

他认为,近年来,国家对基础科学的投入明显增加,成果显著,但还不够。“人类科学真正的大发现、大发展主要是在近二三百年,比如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等。这些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是一切生存技术发明的基础。从航天飞机、汽车、手机,到GPS定位。所以,中国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科学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他举例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这个平台非常好,但还不够,还要有意识地进行机制上的设计,鼓励人才流动,这样,中国的科学研究才会更有活力。”

追述科学伟人的成功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杨学明强调说,国家真正长久的强大,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科学发展不能只靠“任务”推动,还更需要靠科学家内在的兴趣和动力。他认为,国家还应该大力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同时,提高基础科学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也十分重要。

对兴趣和目标持之以恒是这位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最大特点。在锻炼身体上也是如此。两年来,他每天坚持走步半个小时,收获是减去了5公斤的体重。“学问和身体都不能吃老本。”他笑着说。从年轻时起就爱好书法的他,送给女儿的草书作品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也是他对自己在科学研究上的自我激励。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