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院地合作成绩突出 成果转化效益显著 (科学时报 2009-9-15 )
时间:2009-09-24    栏目:传媒视角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

院地合作成绩突出 成果转化效益显著

院地合作成绩突出 成果转化效益显著

作者:张一峰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9-9-15 21:9:8

□本报记者 张一峰

院地合作是中国科学院及所属各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实现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的社会价值,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提出的“中国科学院在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要做到让企业满意、政府满意、人民满意”的要求,多年来,大连化物所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生物技术四大领域紧密围绕地方及企业需求,加强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通过院地合作,大连化物所向地方推广了30余项重要科技成果,使地方新增产值340亿元。

成套技术确保工业化推广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世界能源化工工业正在进入以发展煤化工和有机重化工及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为方向的结构调整时期。“作为一家专业的化学化工研究所,当整个行业面临重大原料路线转移的时候,大连化物所理应有所贡献。而能够体现出这种贡献的,就是我们在重大的战略性创新项目上能不能够拿出成‘套’的技术贡献给国家,而不只是单个的‘点’。”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研究员对记者说。

作为分管院地合作工作的副所长,刘中民同时还是大连化物所应用催化研究室分子筛合成与应用研究组组长。由他作为主要负责人的“合成气经由二甲醚制取低碳烯烃”项目,获得199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近期,他主持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甲醇制烯烃工业性试验,并通过了国家级技术成果鉴定,使我国实现了在国际上率先拥有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工业装置的技术能力,为我国在能源化工领域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塑料生产、合成纤维等都离不开烯烃。而来源于石油资源的石脑油是最主要的烯烃生产原料。我国石油需求量已远远大于国内石油生产量,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波动,乙烯、丙烯生产原料的多元化已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课题。煤或天然气经由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路线中,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甲醇制取低碳烯烃(MTO)过程。催化剂正是这一过程的核心技术之一,催化剂的性质和性能决定着MTO新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

大连化物所的老一代科学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便开展了由甲醇或二甲醚制烯烃的工作,在“六五”计划期间完成了实验室小试,“七五”计划期间达到了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此后,课题组及时将MTO催化剂的研制集中在小孔SAPO分子筛上,并发展了相应的流化反应工艺。1995年完成了流化床MTO过程的中试放大,并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6年,这一成果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国家计委、科委与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八五”重大科技成果奖。之后,又在中科院和国家“973”计划的支持下,对催化剂和反应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改进。

2004年,陕西省投资集团与大连化物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签订了甲醇制烯烃项目合作开发合同。经过所企三方两年同心协力的合作,完成了1.5万吨/年甲醇加工能力的工业性示范装置的设计、安装、工艺技术放大及催化剂工业化生产等环节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陕西华县陕化集团公司化肥厂建成了世界上首套万吨级甲醇进料规模的甲醇制低碳烯烃的装置,并完成了工业性试验,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认定技术水平和试验规模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采用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的神华集团180万吨甲醇制烯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而DMTO第二代技术工业性试验也已开展。

一条以煤、天然气为原料,经由甲醇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低碳烯烃的非石油原料路线正在变成现实。

“放水养鱼”鼓励成果产业化

多年来,大连化物所采取多渠道、多模式、多层次的方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步伐。煤化工、催化和催化新材料、膜产品及其工程、色谱分析仪器、燃料电池、有机农药等一大批重点科研项目已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所参股高新技术企业效益良好。国家和省市先后在大连化物所设立了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等。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供应紧张的加剧,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大公司的重视,被认为是21世纪首选的洁净高效的发电技术。大连化物所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在碱性、熔融碳酸盐、固体氧化物、质子交换膜和直接醇类等诸多燃料电池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70年代研制成功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A型和B型碱性燃料电池,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2000年以来,研制了应用于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的百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和用于笔记本电脑等百瓦级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等多项产品。

以大连化物所“九五重点攻关项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为依托,2001年成立了我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重点项目、省市重大项目,涵盖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和整堆系统的各个层面,技术水平为国内领先,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是国内同行业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企业。目前,新源动力已发展成为中国燃料电池领域规模最大,集科研开发、工程转化、产品生产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专业化燃料电池公司,由其参与研制的燃料电池汽车也成功地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像新源动力这样依托大连化物所的技术成立或由大连化物所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底将达到20家。大连贝斯特干气乙苯化学有限公司,是国内外唯一从事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烃化和反烃化催化剂开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获得50多项授权专利,其开发的第三代技术在石化企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获得国内石化行业的公认和高度评价。以大连化物所膜工程研究发展中心为基础改制组建的天邦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氮氢气体膜分离领域占有80%的市场份额,主要成果获得国家和中科院等部门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等奖项,拥有33项国家专利。公司的主导产品氮氢膜分离器及装置,已在国内外200余家石油、化工企业得到应用。公司自行研制用于液体分离的纳滤膜、超滤膜、微孔滤膜等多项产品,也在国内近百个药厂建立了水处理设备和药物分离装置;同时还采用反渗透技术承接海水淡化和锅炉补给水等大型水处理项目,利用膜法富氮、富氧技术,为石油、化工、医药、冶炼等领域的相关企业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连化物所多年来对产业化工作发展的思路。对此,大连化物所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杜国良用了“放水养鱼”这个词来形容。“大连化物所的产业化工作一直是瞄准国家在能源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并紧紧围绕着所内科研工作的强项展开的。同时,对于适合产业化的项目,所里一直都积极鼓励其产业化,而不会一味地去追求扩大规模和眼前的效益。这样,等到‘鱼’养肥的时候,根据其生产、研发、销售的方向,将其整合成产业集团,做强做大。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一方面,作为技术的主要依托方,大化所着力做好相关公司后续技术的研发,以及与所内相关研究室的技术合作;另一方面,作为股东,大化所坚持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杜国良说。作为中科院的试点单位之一,按照院内的统一要求,目前大连化物所对参股企业的股权社会化改革已基本完成。

2008年,大连化物所共签订技术合同168项,合同额1.73亿元,横向到款1.69亿元。而横向经费目前已经占化物所全部经费来源的30%~50%。“这也体现出我们所在院地合作和产业化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今后,来自于同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的横向经费不仅不能少,而且还要扩大。”刘中民说。

为配合党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2006年中国科学院与大连市政府决定共同建设“中科院大连科技创新园”,大连化物所作为这一院地合作项目的“桥头堡”,承担了很多建设中的具体工作,使创新园整体建设工作和项目入园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根据规划,创新园由大连市提供土地、资金和优惠政策,引入中科院的技术、人才,开展高技术研发、高技术孵化与转化、人才培养与信息交流、产业化示范等工作。其中的孵化大厦由大连市政府和高新园区共同投资兴建,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遴选确定入驻项目的过程中,大连化物所坚持以孵化规模化科技实体为目标,仔细了解和考察项目产业化成熟程度和市场发展前景,聘请专家组织论证,最后筛选出13个前景良好的转化项目入驻科技园,这其中就包括燃料电池国家中心、催化工程国家中心等。“那些暂时没被选上的项目都不太高兴,但这种踊跃报名参与的局面也充分说明,经过多年的磨炼,特别是知识创新工程实施10多年来的努力,我们的科研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到了快速出成果的阶段了。”刘中民高兴地对记者说。

《科学时报》 (2009-9-16 A2 国内)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