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杨启华:勤奋耕耘,默默前行(科学时报A1 2008-12-03 )
时间:2009-04-10    栏目:传媒视角

作者:易蓉蓉 来源:科学时报发布时间:2008-12-2 22:2:23

杨启华:勤奋耕耘,默默前行

打开她的主页,一张张被学生簇拥的照片映入眼帘,学生们都冲着镜头灿烂地笑,那种自信和年轻能够感染每一个人;她站在中间,永远是浅浅温柔拘谨的笑。她就是刚刚获得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启华。

难以想象的是,爱好读小说的她却从事了化学。研究内容是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手性固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多相手性催化及手性分离、重金属吸附。光听名字就觉得很深奥。

少年时,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图书管理员,梳理一下她的求学经历,真是觉得阴差阳错。不过庆幸的是,少了一位图书管理员,多了一位出色的女化学家。

1987年,她高考时报了山东大学图书馆管理系。可是这个专业只在山东录取7个人,些微的分差,未能如愿,一下就落到了烟台师院。因为没有回去复读的勇气,而且当老师也是她另一个儿时的理想,就这样,她决定进入烟台师范学院读书。在读书期间她非常勤奋、刻苦,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本科三年级时,烟台师院从东北师范大学引进一批硕士研究生。“这些年轻的老师带来了一股新的氛围,不但传授我们知识而且经常给我们讲外面的世界,讲有关他们丰富多彩的科研经历。那时就激发了我继续深造学习的决心。其实当时也是憋着一口气,因为大学考得不理想,非常想做一些能够证明自己的事情。”

1991年,杨启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94年在导师刘景福教授的鼓励下,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的一员。1997年,她从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我对有才华的人都很佩服,也很希望向他们学习。当时我有个师姐,做得非常好,博士毕业后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因为那时中科院的学术水平很高并且仪器设备很先进,我对中科院非常向往,梦想也能够在中科院系统进行博士后研究,但那时申请博士后位置并不容易,觉得高不可攀。非常幸运,从以前教过我的老师那里,我听说了大连化物所的李灿院士,那时李灿老师刚从国外回来,年轻有为,现在是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于是,她给李灿院士写了一封信,经过面试后,李灿院士同意接受她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

这段博士后生涯,在杨启华的研究生涯中起了转折性的作用。“我真的庆幸自己跟了一个好导师。李老师不仅学识渊博,本身更是始终如一的勤奋耕耘,常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才回家。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治学态度严谨,我的第一篇文章,李老师改了十几遍,改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刚到大化所的时候很自卑,连计算机都没有摸过,但很快我将这种自卑转化成动力,更加刻苦地学习各种知识。”杨启华在李灿院士的指导下,终于找到了作科研的感觉,并很快进入状态。博士后期间的研究结果获得第十二届国际催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

在李灿院士的推荐下,杨启华先后在法国科学院所属LCOMS/CPE实验室从事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工作,在日本丰田中央研究所开始了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合成。2003年,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的资助下,杨启华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有机—无机杂化催化材料”研究组。“在青年学者开始独立研究工作时,除了要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勤奋、坚持在第一线工作外,一定要加强和其他学者的合作与交流。因为合作能从其他优秀科学家身上学到书本上所没有的做人和做学问的方式,并且可以拓展知识面,促进我们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通过与李灿院士的合作,杨启华发现了限阈在纳米反应器中的手性催化剂具有双中心活化耦合反应加速效应。该工作通过特殊的纳米反应器封口技术,将均相手性催化剂限阈在笼形纳米反应器中,同时允许反应物和产物分子在纳米反应器中自由进出,为发展高效的纳米孔多相手性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结果发现,在纳米反应器中组装两个以上手性催化剂分子时,手性催化反应的活性大幅度提高,甚至远远超过均相催化反应结果。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兼具有均相催化剂高活性、高手性选择性和多相催化剂易分离、易工业化的优点。

“如何在分子以及纳米尺度上对材料的宏观性质进行精确预测与把控,一直是材料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还将尝试在杂化材料中引入不同种类的金属活性中心及手性基团,以期合成具有催化功能的等级结构材料。”可以看出,杨启华一直在力求创新,她的脚步在不断向上攀登。生活中的杨启华爱穿裙子,有着烟台女人特有的高挑亮丽,“我最近几年很爱逛街,买衣服打扮自己,想抓住青春的尾巴”。

对于39岁的杨启华,精彩才刚刚开始。

《科学时报》 (2008-12-3 A1 要闻)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