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老院士沙国河的科普情怀 (大连日报 2009-06/18)
时间:2009-07-02    栏目:传媒视角

老院士沙国河的科普情怀

本报记者 阎红 2009-06-18

来源:大连日报

5月7日,是我国著名激光化学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沙国河75岁生日,化物所领导手捧鲜花,来到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沙院士的办公室,向他表示祝贺。沙院士笑容满面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大家注意到他刚才正在摆弄一个网球大小的空心铜球,茶几上摆着螺丝刀、剪刀、镊子、电容表等物件。“您正在忙什么?”“我在给沙河口区中小学科技活动中心做科普教具。”

多年来,沙院士在科研之余做了大量科普工作。他在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设立了我国第一个院士工作站,还是我国首位担当科普大篷车义务讲解员的院士科学家。他是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青少年科普俱乐部”的顾问,和同事制作的科普教具就有几十件。这位在我国激光化学基础研究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老院士,晚年将心血倾注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他以自己炽热的“童心”,激发起无数孩子对科学的好奇心。

办讲座、当顾问、当讲解员、制作科学教具,凡是与青少年科学普及相关的事情,沙院士都热心参与。“科学的未来寄托在孩子身上。让他们保持兴趣,增强动手能力,激发创造性,这也是科学家的责任。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有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得从娃娃抓起。”沙院士说。

在我市中小学的科普讲座上,最受欢迎的嘉宾要属院士爷爷沙国河了。仅受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邀请,近年来沙国河就曾先后8次为我市中小学生举办“与科学家面对面——解读科学奥秘”主题科技讲座。沙国河做讲座可不是放映幻灯片加上讲解就成了,而是差不多做到每一个所讲的科学知识,都有实物或道具来印证,并且一定让孩子亲手触摸、操作、体验。

“我小时候对科学是充满兴趣的,记得十一二岁,就能自己动手做收音机了。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石油专业,工作后在化物所从事过火箭、高能燃料、化学激光等不同领域的研究,如果不是小时候培养的创造欲望和打下的科学基础,难有后来的科学成就。可是现在的孩子被应试教育束缚,学习不是为了兴趣,不是为了创新,而是为了上大学。”沙国河和记者交谈的时候,难掩遗憾。

遗憾也是动力。发挥院士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科学,成为他的坚定信念。今年5月, 被誉为“流动的科技馆”的市科协科普大篷车首次开进庄河农村学校,沙国河一口答应随车当义务讲解员。他还提前与自己的研究生一起,对科普大篷车里的部分科普现象进行了科学论证。在近两个小时的活动中,沙院士不断地到不同的科普设备前讲解。午后烈日很快就让老人家的头上渗出了汗珠,可院士也像这些十几岁的初中生一样,兴致勃勃,“玩”心不减。“他们让我想到了自己十几岁的样子。”沙国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