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快快乐乐做科研(人民日报2008-04/01)
时间:2008-04-07    栏目:传媒视角

2007年中科院杰出成就奖获得者杨学明

快快乐乐做科研

本报记者 赵永新

2008年04月01日09: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26日,在同行敬慕的目光中,一位中年人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手中接过了“2007年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奖章,成为该奖项的唯一个人获奖者。 他,就是来自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杨学明,年仅45岁。

求解·归国

闪亮的奖章“含金量”不低:经过10多年潜心研究,杨学明和同事连续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6篇学术论文,破解了30年悬而未决的世界级科学难题――“在量子水平上观测化学反应共振态”。

“反应共振态”是化学反应中特殊的量子过渡态,如果能捕捉到这一现象并掌握其规律,就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预测和控制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就做出推测:在氟加氢分子反应中有可能存在反应共振现象。30多年来,许多世界顶尖科学家,想尽了各种方法,试图捕捉这一只有短短几百飞秒(1飞秒等于1千万亿分之一秒)的“回眸一笑”,但始终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

中等个头的杨学明戴一副黑边框眼镜,留一撮小胡子,穿一身休闲装;有些灰白的头发和孩子般灿烂的笑容形成鲜明的反差。

“您是如何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的?”面对记者的提问,杨学明笑了:“可能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吧。”

当然,事实远非“运气”这么简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杨学明就盯上了这一世界性难题。为实现自己的科学梦想,他于1993年加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后来又成为台湾一家研究所的终身职研究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杨学明在2001年做出决定:回到他读硕士学位的大连化物所。为此,他放弃了许多人求之不得的美国国籍。

重担·探索

“当时回来的原因很简单――我感觉到大连化物所的工作能让我的科学研究的道路更加宽广,这里有很好的实验条件,而且有更丰富的人才资源。”杨学明坦率地说。回到大连化物所后,他挑起了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担子。

“原来这里只有一层楼是实验室,现在新盖的两层楼都已经满了。”杨学明边走边介绍。4套主要实验仪器,都是他自己设计的,包括我国第一台“氢原子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仪”,它的探测灵敏度、飞渡时间分辨率以及角度测量范围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与很多科学家不一样,杨学明非常擅长自己设计、研制精密的科学仪器。”他的同事戴东旭研究员告诉我们,杨学明回到大连化物所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研制研究用的实验仪器。

“杨学明不仅亲自设计、制图,还到工厂里指导师傅们做,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设计。要是没有这几套精密仪器,就很难取得现在的研究成果。”

“共振”·幸福

实验室里,杨学明的团队成员正在埋头做实验。说起自己的老师,杨学明的博士生任泽峰非常自豪,“老师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和我们一起做实验、讨论问题。提出新点子,他会拍拍我们的肩膀鼓励道:‘这个想法很有意思!’”

在杨学明的研究团队中,还包括曾获得新加坡最高科技奖的张东辉等理论学家。杨学明非常注意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的结合,有了实验数据之后,他不是急着发表论文,而是把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与张东辉等理论学家合作,深入求证并解释有趣的实验现象。他常说:“基础研究的成果如果封闭起来,科学便无法进步。”

谈到今后的打算,杨学明笑着说:“当然还是继续研究了。捕捉到反应共振现象只是初步的成果,我们还将继续研究共振态之间的干涉效应、同位素效应对化学反应共振的影响,以及氟原子激发态的非绝热动力学对反应共振的影响等课题――这些基础研究对于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实际应用,都非常重要。”

一辈子做实验不觉得太枯燥、太辛苦?

“做实验的确比较单调、辛苦,但只要你喜欢、有兴趣,就完全不觉得累了。”杨学明说,“其实一个人一辈子能干成一两件事就很好了。如果你能有条件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