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科研路上好风景(大连日报2007-09/28)
时间:2007-10-08    栏目:传媒视角

文/李晓佳 本报记者阎红 图/孙宁 2007-09-28

来源:大连日报

杨学明对科学的态度从兴趣转向执著。

杨学明经常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新想法。

在大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庆祝晚会上,曾有一位科学家走上舞台,和观众侃侃而谈。他的儒雅和从容,他的热情和执著,他的成就和创新,一下子拉近了人们与科学的距离。“我很愿意跟大众交流与科学相关的问题,我不认为这是对我的宣传,而是对科学的宣传,科学应当受到大众的关注。”他就是杨学明。身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助理、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杨学明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他率领的课题小组2002年以来先后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science》上发表4篇论文,他的研究成果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排名第四。 在科研的道路上突飞猛进殊为不易,杨学明和他的创新团队一定有着细致而动人的故事。 做科学是一场寂寞长跑 杨学明说,他最享受的事有两样,一个是在杂志上发表好的研究论文,另一个是他的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2006年10月15日,杨学明在法国举办的国际立体动力学会议上做了特邀报告,意大利佩鲁贾大学著名教授Casavecchia由衷地说“这是我30多年来听过的有关交叉束反应动力学研究最好的报告”的时候,杨学明心情很高兴。不过,这两样事都属于结果,而到达之前的征程,路曼曼其修远兮。 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杨学明考上了大连化物所硕士研究生,1985年又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两年博士后。这个时候他走到了十字路口:是继续厮守实验室的基础科研工作,还是另寻一份薪酬优厚的美差?“我一遍遍问自己,如果放弃科研,日后会不会后悔?”答案是肯定的,于是杨学明坚定地走上了这条看似寂寞的长路,对科学的态度从兴趣转向狂热。 后来,杨学明加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李远哲教授的研究团队。1995年底杨学明应邀到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工作,不到四年的时间就做到了终身研究员的职位,和李远哲共同在著名杂志发表的论文,也开始让杨学明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知名度。“要走一条自己的科学道路,否则不做科学研究。”他就这样离开了“大树”的庇荫,2001年来到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就任室主任。 把科学研究做到最好程度 在化物所,杨学明对实验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是出名的。 2006年杨学明带领团队“啃下了”F+H2反应这块硬骨头,但整个探索过程充满艰辛、坎坷。当大家通过不懈的努力克服一个个难点,使分辨率有所提高并获得不错的实验数据时,一般人都有“松了口气”的感觉,认为“可以写文章了”。而杨学明对结果还不满意,认为分辨率还需提高、有些地方还待改进…… 于是整个团队马不停蹄,继续战斗,他们深入钻研,进一步搞清了放电过程,重新精确确定了交叉分子束碰撞角度。经过数月的努力,终于使新装置的分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杨学明的严格把关下,课题组获得了该反应的全量子态分辨谱,实验数据达到了国际上有分子束技术以来的最好水平。在杨学明主持下,这一突破性成果被撰写成文,很快在国际权威刊物《Science》上发表。2006年杨学明本人也被美国物理学会选为会士。自己动手做实验仪器说到这个团队的成绩,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功臣”——杨学明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中国唯一一台“里德堡态飞渡时间谱仪”。 杨学明坚信,做实验研究的人如果做不了仪器,绝对做不出出色的研究。在这台“庞然大物”的建造过程中,小组成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次次的跌打滚爬,一次次的汗流浃背,一遍遍的冥思苦想……正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团队,才加速了新装置的进程,使得这台大型、复杂、精密的“动力学实验研究新利器”,从图纸设计、主体加工到配套设备到位、整体安装、全面调试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并在2006年F+H2反应共振现象的实验研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记者询问这台填补国内空白的仪器是否进行了知识产权保护时,杨学明斩钉截铁地回答:“不需要保护,反倒希望更多人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如果封闭起来,科学便无法进步。”给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 课题组占比例最大的是那些充满活力,极具想象力、创造力的年轻学生们,他们是科研战线的一支主力军。作为组长和导师,杨学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相互渗透、激烈碰撞、产生灵感的良好氛围,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在总目标下自由探索的宽松环境。 杨学明尤其注重给学生压重担,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能够独立工作,有的学生已经成为《 S cience》、PRL论文的第一作者和主要作者。任泽峰,大连化物所博士研究生,研二时他就已经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了,并且,作为第二作者的他,名字被导师加了星号,特意注明他和第一作者做了同样重要的工作。 杨学明研究员对学生的培养的确很用心,他经常和学生沟通,善于“放手”,鼓励学生尝试自己的新想法。他平时喜欢到实验室和学生们聊天,有时候一聊就聊到很晚。学生只要有想法,无论好坏,都会随时随地大胆地说出来,和杨老师一起探讨,哪怕有一点可行性,杨老师都会鼓励学生去大胆地尝试。由于培养研究生成绩突出,杨学明研究员获得了2006年度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及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两项荣誉。 对于热爱科学研究的年轻人,杨学明给他们指出这样的成功道路:对研究的兴趣和坚持。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