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我看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人民日报2007-07/12)
时间:2007-12-27    栏目:传媒视角

我看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

张存浩

《人民日报》 ( 2007-07-12 第14版 )

【字号】【打印】【关闭

图为张存浩院士近影。

●当前我国存在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主要有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范和浮躁学风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原因,其中体制因素是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科技界的内在因素是科学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因素是存在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之道,必须依靠长期细致的、制度化的科学道德建设来逐步达到完善。

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显示了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在优良科学道德与学风的主流之下,科技界也面临着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和科学不端行为的严峻挑战。同时,由于我国的科技资源配置体系还不够完善,由此及其他一些环境和外部因素所引发的科学道德问题也日益明显,从而腐蚀了科学界的健康肌体,损害了科学和科学工作者在社会上的崇高信誉,并且严重挫伤了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努力。

2002年—2004年,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组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和管理科学领域的专家,共同进行了《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基本分析及建议》的研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的基本状况,并提出了加强科学道德建设的若干建议。下面我根据当时形成的研究咨询报告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的变化与趋势,对我国目前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基本状况作一点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当前我国存在的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主要有科学不端行为、学术失范和浮躁学风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科学不端行为主要指那些违背诚实原则,在课题申请、研究实施、成果报告等科学活动中的篡改、编造、伪造、剽窃等行为。这类行为在科技界和社会上的影响相当恶劣,损害了科技界的社会信誉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信任,并伤害了科研成果的质量。

学术失范现象在科学研究与科研管理活动中大量存在,主要表现为一些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发生扭曲,他们不潜心钻研学问,而是一味追名逐利,为获取和占有资源而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立山头,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行政干预、权力垄断、官学一体、权学交易、学术霸道、暗箱操作、流于形式等“制度失灵”现象,并滥用了学术权威。

浮躁的学风反映了研究氛围的不正和研究群体的精神文化追求以及行为习惯的沉沦。少数科技人员和一部分大学生、研究生丧失了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科研诚信,单纯追求名利,而不能踏实地开展研究工作。例如,热衷于发表在理论上和实际上都没有什么意义的“花架子”论文甚至“垃圾”论文。这种浮躁的学风已开始在相当一部分大学和研究机构中蔓延。

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面临的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是头绪纷繁的,而且有着多方面的深刻的原因,其中体制因素是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科技界的内在因素是科学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环境因素是存在着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科技管理体系方面,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科技资源配置体系不完善,学术权力(权威)的行政化运作,科技评价体系中推崇短期效应和重量不重质以及科技体制缺乏责任追究制度。

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科技资源分配上,还存在个别机构和专家不适当地占有过多的政府科研经费及科研设施的现象,对公共科技投入的风险规避也缺少有效的制度和手段,加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造成了有些科研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公众对科学界的信任。

行政权力机制的强势导致了学术权力(权威)的行政化,出现所谓的“学术官僚化”、“官学一体化”现象。有的行政权力机制主导了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权力(权威)机制,日常管理中的学术评议有的是以准行政集中程序来替代正常的学术程序,学术民主常常得不到足够的尊重,部分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分配,由此也助长了部分研究机构和个人的作假和浮夸等道德失范和不良学风。

我国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是科技评价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论是对基础研究项目的目标管理,还是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和评聘都存在重量不重质的问题。在评价规则中推崇短期效应使一些部门、研究机构和个人为了获得短期效益而急功近利。运用简单化的量化指标也影响了同行评议等评价活动,并使学术权力(权威)机制难以在科学共同体内充分发挥出一些应有的功能。

在我国的科技体制下之所以长期存在诸多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深层次的原因之一在于缺乏责任追究制度。由于权力与责任不统一,使具有科技决策权的主体不必承担决策失当、失误的责任;由于缺乏责任追究制度,道德失范和学风浮躁问题能够以各种隐蔽的形式出现,而且使认定问题和惩戒责任者都缺乏必要的依据。

科学道德建设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忽视内在的科学道德建设和科学道德规范制度匮缺两个方面。

一是忽视内在的科学道德建设,科学的文化传统和科学精神尚未深入人心。长期以来,我国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上,把科学仅仅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对科学精神实质的理解和吸收相对不足;对科学精神与科学道德的宣传教育不够,使科学的道德规范远未完全内化为科技界的内在价值追求和习惯性的行为取向。

二是制度化的科学道德建设失之空泛,科学道德规范制度严重匮缺。目前我国科技界所制定的规范和准则还大多停留在原则层面,还不成体系,也缺乏具体有力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这使很多违反科学道德的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认定和制约,即使被发现也往往因为惩戒制度的缺位而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

社会风气对科学道德和学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我国还远未普及,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社会浮躁风气的侵蚀,名利和地位对科研工作者的诱惑。

我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的道德规范中,包含了诚实、守信、道义等丰富的内涵,并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一致。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对科学的认识程度还比较肤浅,虽然科学知识得到重视,但与科学道德一脉相承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远远没有得到公众理解,更谈不上普及。不少科技工作者既不能很好地吸收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的精髓,又迷失了中国固有的优良文化传统。

当前,社会各界反映比较强烈的急功近利和社会浮躁问题,在科技领域也有各种形式的表现。例如,社会浮躁常常表现为对科学的过高预期,从而带来对科学资源的过度使用与“开采”。又如,由于对科学自身规律认识不足,常常缺乏对科研中的“失败”给予应有的宽容。这些对科技工作急功近利的要求,又导致科技领域的短期行为与投机心态。此外,还有“以量取胜”的政策取向以及相关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导致了科学价值的迷失。

由于“官本位”文化造成的对权力的崇拜与屈从,导致科学争论的畸形与创新能力的下降。一些人不择手段地争取名利与地位,如在未经同行评议情况下就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某些科研成果,企图借此获取优先权和社会荣誉。这类不负责任的做法严重破坏了科学发展的正常秩序,并在某些不恰当的舆论导向下,进一步助长了浮躁。

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是国际科技界共同面对的问题,而非我国科技界所独有。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之道,必须依靠长期细致的、制度化的科学道德建设来逐步达到完善。要解决科学道德建设与学风问题,需要主要依靠科技界的自身力量,在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根据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一要完善科学不端行为监察制度。从一些国家的经验看,科学不端行为监察制度已经成为控制科学不端行为的有效手段。我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有专门的监督部门,其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处理,在科技界产生了一定反响。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的设立,是我国在科研领域建立统一的监察制度和机构的良好开端。今后应进一步构建针对科学不端行为的监察网络,包括政府科研资源配置的监察机制,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科学道德监察机制等,使相关制度不断完善。

二要发挥社会各界和社会舆论的作用。近年来,科研道德问题成为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会议上来自学界的委员和代表谈论的一个焦点话题;媒体增加了围绕科研道德与学风问题的讨论或争论、观点的阐述与评论,以及对不端行为的披露与报道,甚至出现一些专门网站。实际上,近年来大量的学术违规事件,是在网络媒体和民间学术批评中被披露和传播的。因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社会舆论和科技界本身的作用,可以促进科学精神的传播,加快科研诚信建设的步伐,并在一定程度上遏止某些类型的学术违规事件。

三要加强科学道德规范制度建设。近年来,我国各级科学研究机构制定了许多科学道德规范制度,但对比国际科技界仍有很大差距。

参照国外的有益经验,我国也应加强科学道德规范制度建设,尽快制定全面和配套的规范和准则,包括明确科研主体的责任,建立科学不端行为的判定标准和处理程序,建立具体有力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惩戒机制,对违反科学道德精神的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四要建立维护科学道德的有效机制。从实践中看,典型的不端行为,也即那些被称为“丑闻”的事件,是容易辨别的,但是,现实中,更大量的是那些不易辨识的不良行为。而且,这些隐性的不良行为往往带给科学事业更加严重的损害。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科技界对科学不端行为的查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全面的覆盖度;在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认定上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难点;在对披露事件的调查与处理方面也由于缺乏相应制度而难以有效运作。因此,今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维护科学道德的有效机制。

五要重视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学道德教育。传统上,科学道德规范一般通过科学教育和科研实践而被有机地内化为活动主体(科研人员)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指南。目前,一些国家开设有科学道德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批判性思考、公开争论和参与专门案例的讨论,深刻领会科学道德与科学职业的伦理精神。我国应制订科学道德教育大纲,将科学道德列为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科研诚信的内容纳入科研人员职业培训体系,尽量杜绝“无意”地违反科学规范现象的发生。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