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节能周里大连化物所向本报读者敞开大门—— 走进实验室 亲近新能源(大连日报2007-06/13)
时间:2007-06-13    栏目:传媒视角

李晓佳 本报记者阎红 2007-06-13

来源:大连日报

别看瓶子小,里面装的可是高科技的大学问。

看,这些玩具都是用燃料电池驱动的。本报记者钟启钢摄

每年两天的公众开放日,大连化物所向普通人开放,除此之外,这个科学研究的重地笼罩着一丝神秘。而昨天上午9时,化物所专门朝本报读者参观团敞开了大门:在2007全国节能周宣传步入高潮的时候,本报读者报名参加“节能宣传周里请读者看新能源”活动,亲身走进实验室,近距离接触新能源。 大约50年后,人类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将面临严重短缺,到那时,汽车还能不能在马路上奔跑,飞机还能不能在天空飞翔,冬天是否有暖气,夏天是否有空调,假如没有了能源,我们该如何生活? 是可怕的预言,还是真实的未来?面对能源危机,我们该怎么办?新能源的研究开发指出了未来的能源利用方向。目前一些新能源技术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本报读者有幸提前感受新能源带来的新生活。 第一站 生物质高效转化课题组 1公斤秸秆变为100克生物柴油 在化物所正门集合后,一辆面包车把读者送到了生物技术楼,第一站要参观的是看秸秆如何变成生物柴油。 路上,80岁的老读者王政顺发出感慨: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只知道秸秆可以烧火做饭当饲料,根本没法想象它还能变成生物柴油,还能驱动汽车跑。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老人一大早从中山区的家里出发,赶到化物所希望看个究竟。 当读者们走进实验室以后,赵宗保研究员开始讲解这个奇妙的转化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赵宗保拿起一个玻璃瓶,里面装着粉碎的秸秆颗粒。“农作物秸秆基本成分是木质纤维素,首先要将它水解为碳水化合物,然后放进产油微生物。就像人吃食物一样,产油微生物吃碳水化合物后长胖了,细胞内大部分空间被油脂占据,这些代谢转化形成的油脂经进一步提炼,就成了生物柴油。” 说完,赵宗保又拿起一个玻璃瓶,里边装着淡黄色的液体。“这就是生物柴油,大家可以闻一下味道。”读者们一下子聚拢过来,依次端起瓶子嗅着,“挺香的。”“我觉得有一股子猪油的味道。” 国务院6月7日召开可再生能源会议,透露中国将停止再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因为以玉米为原料的粮食乙醇存在与人争粮问题。而作物秸秆属于农业有机剩余物,原料丰富,成本低廉。赵宗保介绍说,我国作物秸秆每年达7亿吨,如果用生物转化法生产生物柴油,那将变废为宝,造福生态环境,对我国能源供应具有战略意义。 本报读者可不光是看个热闹,其中不乏“卧虎藏龙”之辈,提出了一些让博导称赞的问题:“这么好的技术,为什么还没有产业化应用呢?”赵宗保回答说,一个原因是从秸秆到碳水化合物的水解过程效率还不高;另外,秸秆水解液是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其中一些物质会抑制产油微生物生长。目前工厂化独立运作还不现实,但预计5到10年后可以实现综合利用。 有读者提问:“秸秆变生物柴油的转化效率是多少?”“现在能做到10%。也就是说,一公斤秸秆大约可以转化成100克生物柴油。”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大一学生李银听了介绍挺高兴,“赵老师说如果用这种生物柴油作航海燃油,由于它是可降解的,就不必担心油污泄漏污染海水了。” 第二站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 实验室光催化课题组 100毫瓦太阳 能变成两毫瓦氢能

说起太阳能利用,大家马上联想到太阳能热水器。同大连化物所光催化课题组从事的“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研究相比,热水器可是“小儿科”。这个课题组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重要——把取之不尽的太阳能经催化制造出氢能。 29岁的任通博士在李灿院士的带领下,正从事这项研究。昨天,他给本报读者进行科普介绍。 他指着一张图表说,这是世界氢的产量及比例图,从中可以看出,目前人类制取氢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为基础的碳氢化合物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由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氢不到5%。显然,由化石资源制氢是不能长久发展的路线,需要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制氢的途径。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陆地接受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4千亿吨标准煤的能量,是我国年消耗能源的2000倍。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氢作为能源供给燃料电池最后又生成水,整个过程是一个绿色循环。因此若能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则可永久性地解决人类能源供给问题,意义十分重大,将在后化石能源时代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 实验室里一排排仪器正在运转,任通博士告诉大家,课题组专注于研制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活性、稳定、低成本的分解水光催化剂。“已报道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实验室太阳能—氢能转化效率可达到2%左右,就是说100毫瓦太阳能可以转化成两毫瓦氢能。若太阳能—氢能转化效率能达到10%以上,估计将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任通说。 10%意味着什么呢?任通进一步解释道:“日本专家发表文章称,如果转化效率达到10%,那么在一个中等城市,如果朝足球场大小的水池里扔进光催化剂,就能够满足整个城市的能源需求。” 如此诱人的前景,让读者们心驰神往。辽宁师范大学退休教师董绍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痴迷于太阳能研究,如今虽年迈,但兴趣不减当年,看到年轻的任通博士侃侃而谈,不禁异常欣喜。“小伙子好好干,科技创新要靠你们年轻人啊。” 第三站 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电池 吃 氢变 身清洁能源 刚一走进燃料电池工程中心,就能看到门口摆放着两台燃料电池组,“制造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标签,无声地诉说着大连化物所在燃料电池领域默默耕耘了30多年。中国第一台千瓦级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第一台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第一辆燃料电池驱动的中巴车都诞生在这里。 侯明博士应邀作介绍。她说,燃料电池作为一种电化学反应装置,能够将储存在燃料与氧化剂中的能量,不通过燃烧直接转化为电能。它有三大突出优点:一是能量转换效率高,能达到50%以上,而汽油内燃机效率只有20%左右。其二,环境好,工作温度低,噪声低,排出来的是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其三,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氢不但可以从石油等化石能源中来,还可以从风能、太阳能、电解水得来。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老师刘丽丽听得津津有味。“我现在开了一门资源环境经济学课程,作为老师,我必须掌握新能源研发情况。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更好的指导。”刘丽丽边说边在笔记本上记着。 大连保税区高佳化工的工程师郭启龙受厂长的指派,前来化物所参观。“我厂是高耗能企业,今天主要想看看有没有适合的节能技术。另外,我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氢气,想看看氢的回收利用有没有好办法。”侯明博士回应说,氢的回收正在研究,欢迎企业参与合作。 侯明博士带领大家来到三楼实验室,只见一台由燃料电池驱动的玩具火车正撒欢儿跑着。侯明说,燃料电池技术已发展到可以实用阶段,然而其工业化过程尚未成熟,还需作进一步努力以降低这种技术的成本、提高寿命。以燃料电池轿车为例,时速可以达到140 180公里/小时,但由于车辆工况下关键材料的衰减,寿命只有3000小时,若想实现实用化最低要达到5000小时。其次,成本目前还很高。另外,氢源问题需要解决,将来加氢站应当像加油站一样方便。 两个小时的参观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本报读者意犹未尽。在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新能源带来的新生活,终有一日会出现在人们面前。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