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院士风采(大连日报2005-11-28)
时间:2005-12-01    栏目:传媒视角

2005-11-28

页面功能 【小字】 【打印】 【关闭

卢佩章: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

卢佩章 (分析化学家,福建永定人,1925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佩章几十年来一直在大连化物所从事以色谱为主的分析化学研究,是中国色谱分析的先驱者之一。在色谱基础理论、方法发展,智能色谱,色谱仪器研制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对化物所色谱研究基地的建设,色谱技术在全国的推广,以至走向世界,以及色谱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色谱学在大连化物所研究基地的奠基人。 建国初期,完成了“熔铁催化剂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及化工产品”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同时,为开创中国色谱学科,开展了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理论、新技术发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发展了腐蚀性气相色谱等一系列国防分析技术和仪器,填补了国内空白。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研究成功“K-1型细内径高效液相色谱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领导开展了有国际水平的色谱专家系统理论、技术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将重点转向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并提出发展环境污染、中药复方、疾病诊断用体液等复杂混合物的智能分析方向。 荣获各种奖励20余项及前苏联色谱学会茨维特奖。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其中7名现已成为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编写出版或主编了《气相色谱法讲义》(1964)、《色谱理论基础》(1989)、《高效液相色谱及其专家系统》(1992)、《气相色谱法的专家系统》(1994)等7本学术专著,并出版了《卢佩章选集》(1995)和《难忘的岁月》(2005)。 曾任中国分析测试、化学、仪器仪表、色谱等学会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学科组分析化学分组成员及德国东亚科学论坛董事会成员;美国《色谱》、《中国科学》、《分析化学》等多种中外杂志的编委,中国《色谱》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学卷分析化学编写组副主编。 张存浩:在化学领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

张存浩 (物理化学家,天津人,1928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于1986年-1990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1999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催化、化工、化学反应动力学直至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激发态化学等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和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上个世纪80年代,和沙国河成功得到小分子极短寿命(10至13秒)激发态的转动分辨光谱,方法普遍适用于研究分子预解离态的转动结构和一般的分子电子光谱,成为极为锐利的分子光谱工具。研究了电子-振-转态的传能以及亚转动态的分子传能及在碰撞传能中角动量取向的变化等,比较精确地得到了各个量子态传能过程的绝对截面,并归纳出若干倾向性定则。 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领导开展了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的研制,在3年内连续波功率达到30KW。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与杨柏龄、庄琦、桑风亭等研究波长更短的氧碘化学激光器,上个世纪90年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固体推进剂燃速理论:上个世纪60年代,与何国钟发展了固体复合推进剂的表面多层微火焰燃速理论,它是当时最精确的复合推进剂燃速理论。 合成石油的催化剂和流程的研究:上个世纪50年代,与楼南泉等在张大煜先生领导下,研制了用于一氧化碳加氢的氮化铁催化剂并开发了相应的流化床流程,每立方米CO+H2生成乙烯及三碳以上产率超过200g,超过当时世界水平。 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等5项国家级奖励及多项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楼南泉: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

楼南泉 (物理化学家,浙江杭州人,1922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于1983年-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同时被选为化学部常委(1991年-1998年)。)

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开拓者之一。 1978年,楼南泉率先倡导在国内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组建和领导了国内第一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建立了我国第一代分子束反应实验装置,开展分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的研究。1979年,他和曾宪康研究员首次代表中国化学家参加了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分子束会议,第一次把中国人的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报告传递到国外。会上,他被聘为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常任)。随后,他又带领全室人员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交叉分子束装置,并在研究中应用了先进的激光技术,作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上述研究工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近年来开创我国应用飞秒激光技术在几十万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上观测原子分子反应过程,取得前沿创新成果。 最近和博士生孙志刚一道,探讨出用数值理论研究超强超短激光场控制化学反应通道的方案,并在 NO分子里德堡态电离反应途径(经飞秒实验证实)和OClO分子光解离反应通道控制上,实现了前沿创新研究成果。 上个世纪60年代,和张存浩院士一道,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固液火箭推进剂燃料及其药柱配方、发动机燃烧及模拟高空点火方案的实验研究,获国家国防科研荣誉奖。 建国初期(1952年-1957年)在张大煜所长指导下,和张存浩院士共同主持,在国内首次开展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直至工厂实际放大并试运行获得成功。我国石油自给后,这项成果成为国家的一项技术储备。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袁权:站在化学反应过程强化领域的前沿

袁权 (化学工程专家,浙江德清人,1934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于1990年-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0余年来,袁权一直从事化学化工方面研究工作,在催化反应工程、电化学反应和生化反应工程方面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上个世纪60年代从事精密分馏和重水分离研究,主持研制成功高效多管式精馏塔,首创了由液氨生产重水和蒸馏重水提浓的先进工艺,此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并作为国家6项特等奖的覆盖项目。上个世纪70年代,完成了航天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制。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他和合作者系统研究和扩展了活性非均布催化剂的理论,开发成功了十几个以此为核心技术的化工新过程;在有机/无机复合膜、 Pd/陶瓷膜以及用膜反应器从青霉素水解制6-APA的新过程等研究中取得成果;在研究多孔介质中相际传质的基础上,发展出高硫容的脱硫剂和先进的脱硫过程,并已在天然气、油田气等脱硫中应用。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化学工程与环境、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相结合的研究,同时开展了微化工技术方面的研究。 上述工作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等国家级奖励4项和部委级奖励1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人。 历年来,先后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等7个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德国《Chem.Eng.&Tech.》、《化工学报》等8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第二、三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成员,第二、三届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多相反应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国钟:取得我国第一批分子束实验成果的学者之一

何国钟 (物理化学家,广东南海人,1933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0年-1996年曾任首届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该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目前主要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实验与理论研究。50年的科研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从事固体粒子流态化基本性质及石油重残油流态化焦化的实验研究,在国内首先研制出小型固体粒子密相输送双流态化反应器系统。因而获1960年辽宁省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上个世纪60年代任固体与固液火箭推进剂燃烧理论与实验研究的课题负责人,对火箭推进剂的燃烧稳定性、完全性、均匀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固体推进剂燃速理论有建树,1982年与合作者共同获国家自然科学3等奖。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从事连续波千瓦级化学激光器的研究。1973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在国内首先研制成连续波氟化氢化学激光器,其输出激光功率超过百瓦。1976年,在国内首先研制成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其输出功率超过千瓦。与合作者共获1979年国防科委重大成果2等奖。 上个世纪80年代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与合作者在分子束化学发光与激光诱导荧光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我国第一批分子束实验的研究成果,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继续深入开展分子反应动力学其他课题的研究,其成果又先后获1994年、1999年中科院一等奖。 1981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约90篇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约40名。1988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林励吾:他曾经为解决我国喷气机的“口粮”作出贡献

林励吾 (物理化学家,广东汕头人,1929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咨询委员会主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励吾从事催化研究40多年,在催化科学领域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 上个世纪60年代研制出加氢异构裂化催化剂及工艺,缓解了当时国内航空煤油短缺的严重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与石油部合作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多金属重整催化剂,上个世纪80年代研制出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生产洗涤剂原料。这些催化剂都在工业上应用,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从事催化应用基础研究,他和学生们长期从事金属催化研究,在催化剂制备科学、烃类转化、天然气转化制造液体燃料及化工原料方面提出了创新性的概念。在青年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催化基础研究方面有新的成就,其中一项“甲烷无氧芳构化制苯及氢气新催化剂”在2003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通过获奖终审。 上述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发明奖等5项国家级奖和7项省部级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中在SCI收录约2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多名,被评为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沙国河:他的发现列入新千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沙国河 (物理化学家,四川成都人,1934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主要从事化学激光新体系和传能动力学研究。4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在固体燃料、化学激光器、特别是激光化学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上个世纪60年代开展了气体爆轰波脉动的研究,并自行设计和安装了我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微波吸收材料。 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随后开展了电子束引发脉冲 HF激光器的研究,产生的激光器化学效率和电效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此激光器上进行了国际上尚属首次的激光支持爆震波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的研究。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沙国河与张存浩合作把激光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发展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和动态学的技术。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该科研团队在激发态分子光谱和态—态传能动力学方面取得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首次深入而系统地研究了一氧化碳分子不同电子激发态的“态—态传能”通道及速率,从而发现若干控制传能的倾向性规则及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电子传能机制,又用所发展的离子凹陷光谱技术,首次测得氨分子快速预解离态超短寿命态的转动光谱结构及其短至110飞秒的寿命。在一氧化碳分子单重、叁重混合态传能实验中,首次观察到量子干涉效应导致的传能异常,这项有关物质波干涉的新发现,在1997年英国牛津大学召开的高水平学术会议———“戈登”会议上被作为中心主题,并应邀在大会上作特邀报告;该发现也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上述研究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等重要国际刊物上,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并被多次引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4人。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杨胜利:用基因工程造福人类

杨胜利 (生物技术专家,江苏太仓人,1941年生。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起被聘请担任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物技术部主任。)

长期从事于基因工程在酶、发酵和制药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和开发,他主持的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研究中,建立了基因克隆、定位表达系统,并采用DNA体内重组提高质粒的稳定性,优化了宿主和表达的条件,构建了高稳定性、高表达的基因工程菌,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际同类基因工程菌。他还在分子药理学、微生物血红蛋白和蛇毒基因工程、蛋白酶蛋白质工程、分子伴侣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近几年来,在分子药理学研究、微生物血红蛋白基因研究、蛇毒基因研究等方面不断创新开拓,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在国内外重要科技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曾于1992年-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中心研究员,国家“863”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科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 李灿:获得国际催化大奖的中国人

李灿 (物理化学家,甘肃永昌人,1960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从事的主要工作:多相手性催化;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乳液催化和选择吸附用于燃料油超深度脱硫;甲烷活化和转化;紫外共振拉曼光谱用于催化、材料和生物的研究;时间分辨光谱技术用于光电转换过程的研究等。 近年来,李灿院士在催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评价。他研制了用于催化研究的紫外拉曼光谱仪,解决了拉曼光谱用于催化研究所面临的荧光干扰和灵敏度低的难题,建立了鉴定分子筛骨架过渡金属杂原子的紫外共振拉曼方法,利用紫外拉曼光谱发现氧化物材料的表面相变现象。合成了含高度隔离过渡金属离子的催化材料。将均相手性催化剂通过有机-无机杂化合成引入纳米孔材料,观察到纳米限阈效应影响手性催化的现象,获得具有与均相不对称催化相媲美的多相手性催化剂。最近,将乳液催化应用于燃料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取得重要进展,可在温和条件下将柴油中几百个ppm的硫降低到0.1ppm,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上述工作为发展催化科学和技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0余件(12件已授权)。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作为第一作者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3年)、发明二等奖(1998年)和国家发明二等奖(1999年)。曾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6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2004年获得“国际催化奖”(国际催化理事会迄今设立的最高奖励,四年一次,每次一人)。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副主席;任“Journal of Catalysis”等7种国际刊物编委、5个系列国际会议科学委员会委员;任国内“中国科学 B”等9种刊物编委;任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等12所大学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被法国居里大学聘请为2002/2003年度外聘教授。2005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 张玉奎:生物色谱技术的学术带头人

张玉奎 (分析化学家,1942年生,河北保定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色谱基本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并注重完成国家任务与实现成果的产业化。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开展生物分子的高效分离与高灵敏检测的研究。 ●用毛细管电泳方法研究肽类分离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样品分子量与迁移时间的关系,进而为复杂蛋白样品的分离及痕量检测提供了新技术。 ●采用微渗析-液相色谱、亲和色谱、毛细管电泳及电色谱研究了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了同时测定结合常数与结合分子数的系统方法。 ●发展了适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多维液相分离体系,包括多维液相色谱、多维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多维微流控芯片以及它们与质谱的联用等。 ●为获得分离组分的高灵敏检测,柱上富集技术和新型衍生化试剂也在发展中。此外,还开展了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原的基因表达与分离纯化、人肝癌细胞cDNA噬菌体表面展示文库的构建、脑中风临床早期诊断试剂盒等基因工程项目。 研究成果多次获得中科院、辽宁省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目前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专著7部,专利10余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现任中国《色谱》杂志主编,荷兰《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中国《分析化学》等多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的编委。 衣宝廉:中国燃料电池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衣宝廉 (化学工程专家,辽宁辽阳人,1938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燃料电池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衣宝廉主要从事燃料电池的研究与开发,多年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上个世纪70年代参加并领导了航天碱性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研制成功500瓦的电池系统通过了例行的航天环模试验。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科技部“九五”攻关和中科院重大项目《燃料电池技术》的负责人组织领导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醇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催化剂、电极、膜电极三合一组件、双极板等关键材料与部件的制备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电池堆设计与组装技术,组装了30千瓦的电池系统并用作中巴车的动力;积极推动大连化物所与国内企业联合成立了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燃料电池的批量生产技术并开拓市场;“十五”期间与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和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一起,组织进行30 100kW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研制,研制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已用于燃料电池车的装车。 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7项,申报专利49件(授权22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出版了专著《燃料电池———原理、技术与应用》。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30名。 桑凤亭:氧碘化学激光研究的领军人物

桑凤亭 (化学工程专家,辽宁大连人,1942年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现任国家“863”短波长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化学激光研究工作。从1972年开始致力于 DF/ HF化学激光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从事的可见波段化学激光新体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近10多年来,在氧碘化学激光研究中,组织解决了一系列科学和技术难题,使我国的氧碘化学激光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氧碘化学激光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1997年、2003年),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1997年、1999年、2001年、2003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1996年、1999年)、二等奖1次(1994年)。与他人合作出版了《化学激光》和《短波长化学激光》两本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桑凤亭现为“863”某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气流与化学激光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强激光与粒子束》编委。

作者:李晓佳

大连日报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