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科研院所和企业正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大连日报2005-08-16)
时间:2005-09-23    栏目:传媒视角

二十年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申请总量达到1260件,授权总量达到937件,在全国科研院所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4年专利申请198件,专利授权129件,其中发明123件。这些数据从一个侧面勾勒出一个知识创新领舞者的形象。“这些专利成果是化物所将科技产出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宝藏。通过国家政策引导,我们积极寻求与地方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断创造出具有市场前景的专利技术,并积极参与促进专利技术和成果的实施转化。”化物所产权开发办主任吴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前国家强调推进科技体制创新,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此情况下,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关系又该如何定位?面对记者的问题,吴鸣侃侃而谈:“为了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空间,企业创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也就是说要通过企业的行为、通过企业的投资来实现更多的科研成果的转化。很多企业在自办研发中心之外,积极与我们合作,毕竟从人力资源支撑的力度看,科研院所优势明显,并且科研院所的重要社会属性就是技术转移。化物所多年来,从企业界得到的各项科研开发经费一直占总经费收入的80%。那么我们又给企业带来了什么呢?举例说,‘催化裂化干气中烯烃综合利用’项目是大连化物所和抚顺石油二厂联合开发成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个项目,已申请了国内专利和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在创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干气制乙苯技术路线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以2004年为例,该项技术为抚顺石化带来产值4个亿。可以这样说,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是一种战略联盟和伙伴关系。” 据了解,近年来,化物所通过技术集成、资本融合、人才组合设立了11个高新技术控股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实现产值总额约为29,743万元。“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案。从去年开始,化物所开始减少持股比例,寻求股东多元化,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推动技术转移,更有利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两所大学的变化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大学,一个是老牌子的传统名校,一个是新生的年轻学府。然而通过在专利申请方面的努力,两所学校的变化同样令人瞩目。 大连理工大学在2000年以前,每年的专利申请量只有五六十件,而去年这个数字达到180件,其中绝大多数为发明专利。与专利申请量迅速增长相映成趣的是,在去年全国各高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理工大学以103项的数量跻身全国前五位。理工大学科技处处长李俊杰告诉记者,现在理工大学不仅追求专利申请的数量,而且注重提升专利技术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质量。“我们希望学校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发挥智囊团、加速器、技术平台的作用。”李俊杰说。 大连大学2004年专利申请比2003年翻了三番,达到了52件。专利这个新亮点归功于学校建立起有效的专利管理制度和奖励办法。2004年,学校制定了《大连大学专利管理办法》,设立了鼓励专利申请的专项基金。同时规定,对职务发明创造的项目,由学校资助代理费及三年年费等。授权的职务发明创造者可获得发明10000元、实用新型2000元、外观设计1000元的奖励额度。该校科技处处长林治华说,近两年,有40多个项目先后在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上亮相。通过交易、交流,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了专利成果产业化和进一步创新。大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自有专利技术为牵动,由大连科技风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大连大学联合注资成立了产业化实体———大连垠艺生物材料研制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专利转化资金430万元。接着,依托其产业化平台,先后建成了大连市医疗器械技术孵化器和辽宁省生物医学材料研发中心。三家企业的追求 “去年我们申请专利20项,今年的计划是40项,目前已经完成37项,并且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要启动国际专利申请。因为我们的成套设备开始向印度、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出口,所以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办公室主任邵龙成向记者介绍说。 在专利保护上,他们曾经吃过亏,也尝了甜头。“很早以前,我们自主研发的方坯结晶器没有申请专利保护,结果到处被模仿。我们的一种混铁车项目申请了专利保护,市场产值已近两个亿。有一家省内企业侵犯混铁车专利,我们将其告上了法庭,有效地保护了自己。”邵龙成说。 在这家公司,专利被提到突出位置,被纳入科技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如果可以申报专利的项目技术人员没有及时申报,就失去参与评奖的资格,并且专利申报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上了钩。企业内部,已经形成以产品开发求生存、以技术创新谋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该公司2004年有专利的产品的产值已经占到了总产值的47%。这一成绩的取得,靠他们自主研发,也靠他们和科研院所结成了产学研紧密配合的集成创新体系,全面提高了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等院校都是大重的合作伙伴。大重和冶建总院北京焊接研究所合作研发了冶金特殊辊子,在辊子表面喷涂一种特殊涂层,提高过钢量两倍多,仅这一项核心技术的掌握,每年就给公司创造产值两个亿。 我市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活跃,民营科技企业2004年专利申请占全市专利申请量的18%,比2003年增长了33%,有126家民营科技企业首次实现专利申请零的突破。大连四方电泵有限公司和大连白云机电设备厂是两家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但是在他们的身上,蕴藏着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应该说,很多企业和一些地方缺乏的不是创新能力,正是这种精神和魄力。大连四方电泵有限公司拥有专利8项,超耐热屏蔽电泵是企业自主立项、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成果,创造了巨大的产值。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的资金投入力度,研发资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8%到10%。在今年的大连市科技工作暨科技奖励大会上,大连白云机电设备厂的专利“集成式热管及其换热方法”项目获得了大连市发明专利金奖,奖金10万。按年生产一千万台计算,节省铜材3200吨,节省资金就达人民币1.92亿元。“去年,仅申请国际专利,我们就花了100多万。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化的前期运作。”厂长杨洪武告诉记者。 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转化管理与协调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科技成果如何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企业如何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两个问题,不是只言片语和一个层面可以回答的,但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新型的伙伴关心,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整体实力的主要环节。我们必须把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建立创新体系的突破口。与此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开始集中围绕企业的需求进行研究开发,实现科技和生产的紧密结合。———采访后记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