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 催化廿年辉煌(科学新闻2005年)
时间:2005-09-23    栏目:传媒视角

在催化研究领域的队伍中,有一支引人注目的团队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届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和先进个人”的评选中,当选为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并获得累累硕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是文化建设作用的完美体现。

累累硕果:文化建设之作用体现

2001年,实验室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评为先进工作集体;2003年,实验室的青年研究团队获得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2004年,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化学科学领域的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同年,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评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金牛奖”。

近5年来,实验室主持2项“973”、1项攀登计划、2项基金委重大、1项基金委重点、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科学院重大项目、4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参加2项“973”和承担基金委面上项目、中油、中石化、企业横向等54项,省(部)市项目29项,完成和正在进行的国际国内开放课题45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近700篇;国内外学术会议邀请报告65篇;大型国际专著撰写1章,主编国际专刊2期,国际刊物邀请综述和专题文章10篇;发明专利授权83件;主办国内外会议8次。

通过国家合作与交流,实验室已经成为国际催化基础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有生力量。实验室与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一些著名科学家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学术合作关系,经常互派研究人员进行合作研究;在德国马普学会资助下建立了中德科学家伙伴小组;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团(JST)的资助下参加日本先进科学技术项目(CREST)的研究。在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法国Total Fina Elf公司的资助下与法国CNRS建立了规模较大的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主要进行了环境、天然气和精细化学品有关的催化合作研究。得到BP公司的资助,以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参加单位,在大连建立为期十年的“BP-中国研究中心”,进行面向新世纪的清洁能源的研究。此外,与世界许多著名石油化学公司已进行和正在进行合作研究。例如,美国UOP公司,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德国BASF公司,德国Fraunhofer学会等。

日本“触媒”杂志的综述文章将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列为全球七大催化中心之一,国际Cattech杂志专刊向国际上介绍了实验室的研究进展情况,国际催化界推举实验室牵头筹建亚太催化学会。实验室主任李灿院士任国际催化理事会副主席,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分别在国际催化领域的7个主要刊物任编委。实验室在国际催化界的声誉和认可度由此可见一斑。

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4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7年底建成,1987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催化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基地。二十年在时间长河中是极微小的,转瞬即逝,然而,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全体成员用他们创造的累累硕果注释了这短暂的二十年,这些成果的取得是文化建设作用的完美体现。

文化建设:创新之催化剂

文化建设是取得创新成果的关键所在,文化建设乃催化创新之摇篮。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团结、互助、整体与个体协同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及严谨务实的学风。

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始终是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不懈追求。在成立之初实验室就举办了“青年学术沙龙”活动,丰厚了学术氛围。由实验室发起举办的“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至今已经举办了10届。实验室倡议和主办了定期的“催化论坛”,增加所内外的学术交流,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35届。除了“催化论坛”之外,实验室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室里做学术报告,与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合作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相互之间缺乏沟通,没有配合协作精神,是很难取得成果的。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分注重科研人员的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团队的重视并不等于要忽视个体,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给每一个研究人员以充分地发展空间,鼓励个性发展。试验室已涌现出4位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者)。学术带头人获得“何梁何利”奖、全国“五一”劳动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求是”科技基金会的杰出青年学者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国家基金委优秀论文作者奖励等各种奖励。实验室主任李灿院士获得2004年国际催化理事会至今为止设立的最高奖项——“国际催化奖”。

榜样:文化建设之动力所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励吾先生老骥伏枥、甘为人梯。从研究室主任的领导岗位退下来以后,为了帮助年轻同志尽快成长,林先生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年轻人身上。对于学生他不仅重视教他们做学问,更重视教他们如何做人。他说,做学问要讲究“德”,所谓“德”就是在研究工作中不弄虚作假,要做到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在学风建设会议上,林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要从根本上杜绝学术界的不良行为必须从道德建设抓起,当前中国科技界出现的一些浮躁之风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主观因素。在与学生一起讨论中,他从不对学生说你应该怎么做,而是用行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他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与林老师交流、相处,感觉如沐春风,于不知不觉中受益许多。

实验室主任李灿院士是学风建设会的积极倡导者。美国Bell实验室的Schn造假事件报道后,实验室专门召开全室职工和学生大会,李灿院士就学术界出现的学风不道德现象,应该警戒的学风问题以及如何加强学风建设和根绝学风道德隐患三个方面作了报告,尤其对日常科研活动中一些值得注意和可能存在的各种学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告诫,要求全室人员从社会上最近公开的几起学风败坏事件及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要求严于律己,增强自身科学道德修养,作为科学工作者要牢记大连化物所倡导的“三严”精神,追求“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的境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实验室全体成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每一次实验成果取得突破,他们都要多做几次重复试验,或者在其他实验装置上再做一次,决不允许不落实的实验成果出现。常常为了一个实验成果,他们一干就是深更半夜,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灯光在深夜里闪烁着,见证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一年又一年。 (张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