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杨学明:研究是我人生的追求 (科学时报 2004年2月16日)
时间:2005-06-21    栏目:传媒视角

杨学明是近年来国际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领域中最具影响的青年科学家之一。他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分子反应过渡态中的量子效应,并获得了量子态分辨的微分反应截面。最近几年他的研究小组连续在Nature Science杂志上发表数篇论文。2001年8月杨学明出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化学反应的本质与选控”项目首席科学家。

问:请用一句话描述您自己,或对自己进行一个概括。

答: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有思想、踏实做研究的人,我对科学研究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爱好广泛,尤其喜欢体育和音乐。

问:您的专业对您意味着什么?

答:研究是我人生的追求。我对做研究有一种信心,发现自己在科学研究中有很好的想法,并能做深入的研究。

问:什么样的人和事对您选择从事今天的职业之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答: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几乎从每一位导师身上都学到了对研究生涯至关重要的东西,而且我所遇到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一种对科学的痴迷。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张存浩和朱清时教授将我引入了化学物理这一有趣的研究领域;我的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阿力克教授Alec Wodtke,李远哲的学生当时只有29岁,非常有活力,他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做研究的乐趣和解决科学问题后的感动,也让我意识到科学不只是一种数据的累积,数据及理论后面的科学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我从普林斯顿大学的Scoles教授以及在伯克利的李远哲教授那里则学到了独立做研究工作的能力。

问:您曾经得到过的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

答:当初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李远哲教授作博士后时,工作就是要在同步辐射光速线上设计非常复杂的分子束仪器,他建议我要跟工程师们好好学一学怎么样设计仪器。这个建议对我今天的研究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问:您所接到的最糟糕或印象最深的审稿人的意见是什么?

答:两年前我有一篇文章在送到《物理学评论快报》时,审稿人根本不知道我们工作的研究领域和一些基本概念,所以他认为我们的工作毫无意义,我们给编辑解释,文章就被接受了。这个印象是最深刻的。

问:现在的工作中您最满意的是什么?最担心的是什么?

答: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现在的工作相当满意,最满意的是整个工作的深度。最担心的是回国后做杂务太多,影响深入思考的时间。做研究需要有比较多的时间深入思考,与别人讨论。国外相对来说面对的东西比较少,在国内管这个实验室,杂务要多些。

问:您会录取什么样的学生做您的研究生?

答:第一看他能不能真正踏实做事情;第二他要有思想,有新颖的想法,而不只是复制导师想法。这两点能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问:在研究生阶段您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答:第一要培养独立研究的能力;第二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有的学生只重视做出论文,拿一个文凭,对学习和研究没有兴趣,也不重视在其中受到的教育,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第三是研究生应对某个领域或专题要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再培养对大范围、大领域、甚至对整个科学的兴趣。

问:您对现在的学生有什么担心?您知道学生们有什么样的担心?

答:我知道学生们大部分担心工作的出路、以后领域的发展等,他们担心某项工作能不能做出结果来,这些东西我可以理解,这是他们天天要面对的问题。但从另外的角度来讲,我对学生比较担心的是有些学生太注重这些,太急功近利急于出成果,这不是太好的事。

问:您认为在您从事的学科中,哪一项重大的发现或发明影响了学科的发展?

答:近年来,在我们的反应动力学学科中,氢原子里德堡飞渡时间(Rydberg Tagging TOF)技术的发明对研究基元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有很大的影响。同样的,离子成像技术的发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对学科的影响是很大的。

问:您怎么看待直觉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答:直觉的感觉很重要,但我认为在科学中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是更重要的。

问:您认为在您的学科以外,哪一门学科现在最需要资助?

答:在中国,我认为天文物理和天文化学是非常值得支持的;在化学领域,最需要资助的是物理化学学科。

问:如果要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科学,您认为他们应该了解科学的哪一种性质?

答:第一是科学的重要性,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第二是科学的趣味性,如果科学是非常有趣的,他们就会对它产生兴趣。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及影响是很糟糕的,往往认为科学家在生活中都是傻乎乎的,其实哪里是这样的呢?

问:如果您现在不是科学家,您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答:我可能愿去做工程师或老师。

问:如果您成为一名著名的人物,您最想得到的奢侈享受是什么?

答:一个温馨的家。

问:您拒绝过记者采访吗?为什么?

答:拒绝过,因为记者采访的不是科学问题,我就想不谈。

(本报记者 王丹红)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