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开发出甲烷干整抗积碳镍单原子催化剂
科学家严谨求是的精神激励我不懈进取
时间:2020-05-25    栏目:光辉的历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正逢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化物所)也迎来了建所70周年。在这喜庆连连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曾在化物所学习和工作了40余年的退休人员,我回想自己从1965年进入化物所半工半读学校,到1968年大专毕业分配留所工作,直至2004年退休,又返聘至2007年离岗,一幕幕往事在脑海里翻滚,拨动着我的心弦。

40多年的生涯中,化物所培育我成长,给予我学习深造机会,使我不断进步,逐渐成长为一名科技领域的专职高级新闻记者。

1968年底,我在化物所毕业被分配留所工作。一年之后,因所里宣传工作需要,将我从科研工作岗位调离,去大连日报社学习新闻。学习结业后,我正式调到所宣传科工作,负责采编出版所里的大黑板报,同时承担所里的宣传报道工作。

1976年,人民日报社派人来所选拔新闻记者培养对象,所相关部门领导推荐我去面试并有幸入选。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又是踏进人民日报社学习,心情无比激动。培训期间,我接受了正规的新闻专业授课,到唐山大地震灾区、海南岛南海舰队等地实地采访,新闻采写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一年的学习培训结束后,我回到化物所宣传部,开始专职新闻报道工作,从此有了采访科技人员和最新科研成果的机会。这难得的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尤其是科学家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勇于奋斗、献身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人格魅力令我十分感动和敬佩,科学家对我的感染和指导,是我人生中收获的无价之宝。在此,仅从难忘的记忆中选述几段,与大家分享。

楼南泉院士对化物所的宣传报道要求非常严格,发现不当之处,都要打电话告知我,给予指正和帮助。1991年,我所有4位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喜讯在所里传开,但名单尚未公开见报。大连某媒体记者在报道化物所的文章中抢先将楼南泉研究员写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楼南泉见到后,立即给我打电话,“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新闻报道要实事求是,尚未公布的消息怎能报道出去,必须在报纸上予以更正。”我立即与该记者沟通,记者向楼南泉表达了歉意,并写成书面信,在所报《化物生活》上刊登出“重要更正”。

楼南泉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正是我们新闻工作者需要学习和具备的,更为推动化物所新闻报道工作增添了动力。

2003年3月,我采写的长篇专题报道《中国的神舟,大连的舵》,送给时任所长包信和审稿,他审阅后提出,将此稿送林励吾、张涛和实验室的科学家审改。林励吾院士审改后,语重心长地建议我将文章的标题改为《航天催化材料打造‘神舟’飞船之‘舵’》。他认为,原题有些“霸气”,“神舟”的“舵”不光是化物所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包括兄弟单位发动机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林院士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渊博的学识以及博大的胸怀令我十分敬佩,此事虽已过去多年,但我一直铭记在心。

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2004年度评估中,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我抓住这一新闻点,决定采写一篇长篇专题报道《从这里迈向催化科学国际前沿》。动笔前,我征求李灿院士的意见,他工作特别繁忙,但依然忙中抽空,热情地指导我如何选题和采写哪些内容。在他出国前,还特意请了研究室里3位科技人员与我一起讨论稿子的内容和写法。

还有包信和、袁权、沙国河、张涛、刘中民、林炳承、许国旺、王公慰和熊国兴等许多科学家,他们给予我的认真指导和热情帮助,都令我记忆深刻,受益匪浅。

包信和院士每次给我审稿都非常认真,工作再忙也不例外。记得给他送审《天然气综合利用》专题报道时,正赶上他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每天日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就利用早餐后开会前的间隙或中午休息时间审改稿子。有时他在国外参加学术会,收到审稿邮件会尽快修改并返回稿件,还附上一篇短信给予说明和指导。在包院士审改过的稿子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懂得了在报道中如何把握好尺度。

张涛院士因出差工作实在太忙,就将航天催化的稿子带到飞机上审阅。稿子往往需要反复修改几次,每次送审,他都认真耐心地修改,从不厌烦。

《甲醇制烯烃项目获重大突破》专题稿送刘中民院士审阅时,他正在北京开会,他就利用后半夜的时间看稿子,并把修改意见标注得清清楚楚。还有一次,有篇稿件次日将在《中国科学报》见报,报社急等稿件审回,当时刘中民正忙着去人民大会堂主持发布会,他就在乘车去人民大会堂的路上仔细阅稿。下车前,刘中民来到我的座位前,将修改意见一一告知。我真切地感受到这位年轻的科学家是如此理解和支持我们新闻记者的工作。

2001年,沙国河院士住院期间,我到医院请他审阅《分子碰撞传能中的物质波干涉现象当选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稿,他不顾身体状况,逐字逐句阅改,并耐心地给我讲解稿子中深奥的前沿科学专业理论。后来又几次采访沙国河院士,都得到了他热心的支持和指点。

在化物所科学家严谨求是、锐意创新的科学精神的不断激励下,化物所的宣传工作和文化平台逐渐彰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984年,在所党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第一份所报《化物生活》创刊了,我作为创刊人之一担任主编。后来,《化物生活》又经历了孟庆禄、李晓佳和赵艳荣3位主编,至今已出版35年。这份生动活泼、大家喜闻乐见的刊物,成了化物所的舆论阵地和文化交流平台。1995年,我开始担任中国科学报社大连记者站站长,此后10多年间,记者站为化物所及大连地区的科技、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新闻报道作出了积极贡献,曾连续八年被中国科学报社评为先进记者站和优秀站长,还曾被大连市委宣传部评为大连地区先进记者站。2004年退休前,我协助化物所离退休服务中心创办了《夕阳正红》小报,提供给离退休老同志阅览。

时光如梭,转眼50多年过去了,但化物所科学家对我的感染和熏陶、送给我的宝贵精神财富却永远印刻在我的脑海里,牢记在我心中。他们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锐意创新和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时时激励我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懈进取。

作者简介:

邹淑英,1944年8月出生。《化物生活》创刊人之一,曾任中国科学报社大连记者站站长、大连化物所老年报《夕阳正红》主编。

Copyright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